秦岭:把卖酒逼哭的那些“葡萄酒差评”,你中招过几个
2017-06-01 11:25 来源 : 葡萄酒侦探社 作者 : 秦岭
无论是作为品酒师还是销售,最无奈之一恐怕就是面对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误解,我们一句两句真的解释不清,何况有的时候说了人家也不会相信。那些酒精度数越高越好啊,要有深深的凹槽啊,酒标要看着高大上这些我们就不说了,今天就搜罗了一些消费者经常因为误会给的差评,看看你中招过几个?

螺旋塞?一看酒品质就不高
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在澳大利亚,基本上葡萄酒都是螺旋盖的
你们最爱的奔富,在澳洲也是螺旋盖的
只不过为了照顾中国人的情绪
出口到大陆的部分酒会换成软木塞
螺旋盖密封性更好,无木塞污染,方便开启
更方便存放,更环保,成本较低
毕竟,我们喝的是酒,不是塞子
当然你说,我们喝的就是这个feel
那好吧,我们理解,只不过也请大家理解
并不是螺旋盖就代表了品质低
其实你看大把大把波尔多的烂酒和
很多西班牙的一些廉价酒都是软木塞
是什么塞子,真的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喝完嘴都变黑了,是不是添加了色素,还掉色?
看看这烈焰红唇的
红葡萄酒里是有色素的
红葡萄酒的色素来自葡萄的果皮
学名“花色素苷”,在酿酒的时候
有一道工序就是将果皮里的色素萃取出来
所以,一般品质好一些的酒
喝过之后,牙齿都会变黑,这非常正常
平时吃葡萄的时候可以做做实验
将不吃的葡萄皮放在面巾纸上
很快就会看到面巾纸变颜色
那就是葡萄自己本身自带的色素

背标为啥是中文,不会是国产的吧?
你XX是在逗我吗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
进口食品必须贴中文背标
所以进口葡萄酒也必须贴上中文背标
可以说,凡是通过正常渠道进口的
用于市场流通的进口葡萄酒,都有中文背标
因为进口葡萄酒的标签涉及到英语、法语、
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很多人对此束手无策
中文背标是消费者获取葡萄酒信息的主要方式
这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呀
没有中文背标的,你倒是要小心一点了

包装太差,一看酒就不上档次
我最最亲爱的屌丝
包装高大上的酒,还真怕你买不起
市场上绝大部份酒是没有搭配外包装的
当然有很多用于送礼的,比较花哨的
是会有包装,不过是否有包装,包装的质量
与葡萄酒的品质真的没什么关系
我承认,一些大品牌,一些高端酒
酒庄或者酒商为了配合产品设计高大上的礼盒
这种我是支持的,但其实市场上更多的是
盒子里的酒都没有那个礼盒值钱
……

这年份不好,给我换2009年的
亲如果您买的是100元左右的
搞不好2009年的已经过了适饮期了
年份这个东西,是跟着产区走的
首先,波尔多的好年份
不一定就是澳大利亚的好年份
不能听说一个1982,一个2009
就认为所有酒都是这两个年份好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雨
就算是一个国家,不同产区的年份都不一样
就算同一个产区
年份的影响对于红葡萄酒,白葡萄酒
和甜型葡萄酒来说,也都不一样
更何况,其实很多产区,大气候是稳定的
年份之间的差异并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