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的三大伟人
2017-05-19 13:29 来源 : 中国葡萄酒资讯网 作者 : 从容 编辑
分享
从1788年种植的第一株葡萄藤到今天的世界葡萄酒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如同奇迹。在这两百多年里,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从无到有、由弱而强,经历了萌芽、跨越、兴盛三个阶段,涌现出一代又一代里程碑式地伟人。正是这些伟人在昔年艰苦岁月里的创业,才书写了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的历史跨越与文化辉煌。
萌芽:产业之父詹姆斯·巴斯比(James Busby)
1788年,库克船长(Captain Cook)驶到澳大利亚的第一舰队带来了第一批葡萄藤。1815年,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船长再一次从欧洲收集了30株葡萄藤,并在澳洲建立了葡萄园。而且,著名的探险家布拉克斯兰(Gregory Blaxland)也于1822年便把第一批葡萄酒卖到了英国伦敦。然而,当时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还仅仅是探索,直到詹姆斯?巴斯比(James Busby)的出现。
1802年,詹姆斯·巴斯比(James Busby)的出现。出生在苏格兰的一个工程师家庭。1824年,与家人一起来到了澳大利亚的悉尼。因为之前曾赴法国修习葡萄园管理和葡萄酒酿造的经历,年轻的巴斯比很快便被任命为悉尼附近一所名为Male Orphans学院的老师,教授葡萄栽种和葡萄酒酿造,并在Male Orphans农场实践指导。1825年,他出版了澳大利亚第一本葡萄酒酿造著作《葡萄酒文化与酿造》(A Treatise on the Culture of the Vine and the Art of Making Wine)。
1828年,巴斯比返回欧洲,到法国、西班牙进一步学习葡萄酒酿造,并于当年重返澳洲,在其刚刚获得的2000英亩土地上办起了葡萄园,开拓了澳大利亚最早的葡萄酒产区,就是后来享誉全球的澳大利亚最早的猎人谷酒区。
1830年,巴斯比发表了自己的第二部葡萄酒酿造经典《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手册》(A Manual of Plain Directions for Planting and Cultivating Vineyards and for Making Wine in New South Wales)。这本书和他之前的著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早期澳洲葡萄栽种学和葡萄酒酿造学的经典,为澳洲葡萄酒产业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831年,巴斯比再次回到欧洲专访法国和西班牙葡萄种植区酒, 从1831年9月26日在西班牙南部的Cadiz开始到1831年12月22号在法国的Champagne截止,他每天记录着收集的葡萄藤和沿途有关葡萄园的情况。这个他自己称为葡萄圣经的日记描写了570种葡萄品种,1833年有些内容还在法国和西班牙发表了。在这次被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称为“第一次走访”中,他重点考察了法国的罗纳河谷Rh?ne Valley、 勃艮第Burgundy和波尔多Bordeaux产区和当地的著名企业,与众多葡萄园主当面交流请教,为澳洲带回了543株葡萄藤,其中362株成功被栽种进了悉尼植物园。随后,这些葡萄藤又被移接到Hunter Valley, Melbourne, Adelaide, Tasmania和Camden Park等地,为澳洲葡萄酒产业的形成培育了萌芽。
詹姆斯·巴斯比被视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的第一位奠基伟人,荣称“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之父”。1832年3月,巴斯比被任命为新西兰的英国公使,因而不得不离开他奋斗多年的土地。他从澳洲带去的葡萄藤和酿酒经验,也为新西兰葡萄酒产业书写了传奇。
跨越:产业先驱大卫·佰德福(David Pettavel)
1839年,时任澳大利亚菲利普海湾Port Phillip地区总督的拉筹伯La Trobe先生对瑞士移民敞开大门。拉筹伯虽然出生在伦敦,却曾在瑞士的纳沙泰尔Neuchatel生活多年,而且与一位瑞士姑娘结了婚。正是因为这层关系,纳沙泰尔Neuchatel地区的人们对澳大利亚这个新大陆并不陌生,许多家庭后来纷纷躲避战乱前来澳大利亚,其中就包括瑞士第四代酿酒师大卫?佰德福(David Pettavel)。
1817年大卫·佰德福(David Pettavel)出生,他父亲Johas Pettavel是纳沙泰尔Neuchatel的酿酒世家第三代酿酒师。纳沙泰尔Neuchatel与法国勃艮第交界,有人说法国勃艮第的葡萄种植和橡木桶技术,就是公元前1世纪由来自地中海和希腊的高卢人从法国相邻的瑞士引进的。大卫·佰德福(David Pettavel)出生后便在这样的葡萄酒文化的熏陶中成长。1841年父母支持家里唯一的孩子大卫·佰德福到澳大利亚开拓葡萄园的想法,于是帮他挑选了24支葡萄藤乘坐Platina号轮船驶向澳大利亚。
1842年大卫·佰德福在墨尔本附近的吉隆(Geelong)地区开拓了第一个葡萄园,命名为纳沙泰尔Neuchatel以纪念他的家乡。1845年这个葡萄园生产的葡萄酒开始填补当地葡萄酒生产的空白。
1848年,佰德福先生在Geelong外8英里的位置,买了585英亩的土地。随后建立起了自己的第二个葡萄园,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Victoria名字命名。1857年,在澳洲吉隆的Waurn Ponds地区建立了第三个葡萄园,以英国王子阿尔伯特Prince Albert名字命名;这个葡萄园与传统欧洲葡萄园有很大区别,设计考虑了如何让农机作业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是澳大利亚现代葡萄园的雏形。
1859年,佰德福发表的《葡萄种植指导与如何用维州葡萄酿酒》(The Vine; with Instructions for Its Cultivation ... the Treatment of the Soil, and how to Make Wine from Victorian Grapes) 指导书获得维多利亚政府150枚金币的奖励。这本书不仅仅成为新晋酿酒师的应用宝典,更重要的是将欧洲几千年的葡萄酒文化与澳洲实践相结合,第一次从理论和实践上确认了澳洲的气候和土壤适合酿造高品质葡萄酒。
佰德福的成功带动了很多家乡的酿酒师到澳洲发展。1857年据当时的瑞士领事Achille Bischoff估计,大约有1500名瑞士酿酒师在吉隆附近种植葡萄。截至1860年,吉隆Geelong地区的葡萄园面积已经增长至400公顷,成为当时澳大利亚最大的葡萄酒产区,并带动雅拉谷、菲利普海湾等周边产区快速发展。
1867年,英国杜克王子Price Duke of Edinburgh慕名造访佰德福酒庄,澳洲葡萄酒也因此第一次登上世界级舞台。当时正在欧洲葡萄根瘤病泛滥迫使众多酒庄倒闭,澳大利亚葡萄产业在众多瑞士酿酒师开拓下的奇迹报道,得到从法国巴黎、波尔多乃至全世界的瞩目,也吸引了更多欧洲酿酒师在澳大利亚发展。
在澳洲“维多利亚葡萄园The Vineyard of Victoria”的书中,开篇就介绍了佰德福作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先驱的历史功绩。在佰德福先生的带领下,来自瑞士酿酒师们在澳大利亚集结创业,将欧洲几千年的葡萄酒文化与澳洲实践相结合,让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减少了工业萌芽期的探索时间,书写了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的历史跨越。
兴盛:产业传奇奔富(Penfolds)
由国际知名权威杂志 Drinks International 评选的“2016 年全球 50 大最受推崇的葡萄酒品牌”榜单新鲜出炉 ,“澳洲酒王”奔富(Penfolds)荣膺冠军。奔富品牌的故事,还要从当年的创始人奔富医生(Dr.Christopher Rawson Penfold)说起。
奔富医生(Dr. Christopher Rawson Penfold)1811年诞生,是在11兄弟之中老么,其父约翰奔富是英国南部萨西克斯(Sussex)盎格鲁教堂的牧师。他遵循父母的意愿进入伦敦著名的圣?巴塞洛缪医院(St.Bartholomen Hospital)实习医疗,1935年与玛丽荷(Mary Holt)结婚,其后在英国南部海岸之布来顿(Brighton)行医。1843年在他父母相继过世后,奔富医生决定带着其年幼女儿乔吉娜(Georgina)及妻子、女佣爱伦添宝(Ellen Timbrell)和他一些布来顿的朋友一起移民至澳大利亚。他们于1844年8月8号在这个八年前才发现的新殖民地澳大利亚登陆,在家族亲朋帮助下以一仟二佰英镑买下500英亩(200公顷)土地,其中200英亩当时已有农产品种植。这块土地在离阿得雷德(Adelaide)5英哩远乐菲山(Mount Lofty)脚下的玛吉尔(Magill),这便是奔富酒庄的发源地。1845年奔富夫妇将在农场中心盖的石屋称为农庄(Grange)以纪念玛丽在英国的故乡,并在石屋周围种植了葡萄。
早年奔富医生以一款补铁的葡萄酒( iron-rich tonic wines)在当地小有名气。随后酿制的加烈酒-波特(Port)及雪莉(Sherry)也供不应求需求,这些酒甚至成为当时家庭的主要收入。奔富医生同时还参与当地政务并在1856年成为首任当地行政局主席。但是由于他健康逐渐转弱,夫人玛丽奔富和爱伦添宝接管更多的葡萄园管理和酿酒工作。1861年全家到墨尔本(Melbourne)旅行时,女儿乔吉娜认识了一位政府高级行政官谭玛士凯南(Thomas Francis Hyland)并与次年9月结婚,谭玛士开始在维多利亚州为奔富葡萄酒做市场营销工作。由于业务的发展,1869年约瑟吉尔立(Joseph Gillard)担任委葡萄园经理和酿酒师帮助家族经营。
1870年,奔富先生不幸去世,这时他女婿谭玛士凯南(Thomas Hyland)主张卖掉家庭生意为岳母养老了,但遭到奔富夫人的坚决反对。1874年奔富夫人根据她的感觉和判断发明了她自己的配比酿酒法,随后又与葡萄酒师Joseph Gillard合作进一步提升了葡萄酒质量。在奔富夫人细心经营下,奔富市场迅速发展。在1881年时奔富的储存量以接近五十万公升,这数量在当时是南澳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奔富的葡萄园也已扩充至50公顷。在1884年奔富夫人玛丽奔富宣告退休,她在1895年的最后一天逝世享年79岁,与奔富先生合葬于玛吉尔的圣佐治教堂墓地。
1884年奔富夫妇的女儿Georgina和女婿 Thomas Hyland女婿开始接管酒庄,随后这对夫妇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参与酒庄管理。截至1903年,奔富成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地区的最大的葡萄酒商,开始迅速向全国拓展并很快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葡萄酒公司。
在1940s和1950s期间,由于消费市场的变化奔富酒庄开始生产餐酒。1950年受命执政的奔富首席酿酒师Max Schubert访问了欧洲主要的葡萄酒产区,访问期间他决心酿造出澳洲自己的世界珍藏名酒。1951年开始考虑试验新酒时,由于和波尔多类似的经典葡萄品种紧缺,决定选用奔富最早葡萄园的1851年的西拉(Grange Shiraz)开始试验。化学家Ray Beckwith 在协助Max试验规程中贡献卓著,他们应用的很多现代计量方法和开拓的酿造技术至今还广为应用。这样的试验一直到1956年才开始在悉尼公开展示Grange,但并没有得到好的评价。在1957年主管负责人指令取消Grange生产后,Max在奔富家人的鼓励下继续小规模试验直到1959年。这时早期在美国橡木桶中的Grange已经成熟,其优良的品质开始得到大家认同,1960年公司正式将Grange纳入生产计划。
在1962年为了更进一步扩充而筹备资金,奔富酒在悉尼股票市场上上市,奔富凯南家族仍占有51%大股。奔富随即在新南韦尔斯和南澳省购买更多葡萄萄园,旧田园也重新种植,开始在新西兰作业并收购一家连锁饭店。但扩充计划野心太大导致公司的财务危机,1976年悉尼的一家酿酒商Tooth & Co收购了奔富家族的控制权。
奔富新的管理团队开始重新战略定位,把主力集中于其发源地的南澳大利亚,并很快出售了其它业务。随后公司股权几次变更,奔富一直在高速发展。今日奔富每年生产超过一百万箱高级葡萄酒,几乎遍布欧洲、美国、加拿大、北欧及亚洲每个角落。奔富这个具有优良酿酒传统背景的创新者,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的兴盛还在谱写着新的篇章。
1979年,Max Schubert 在澳洲国立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谈到:“当你认同奔富Grange这款澳大利亚伟大的葡萄酒时,意味着澳洲有能力生产等同于世界最好的葡萄酒,我们要勇于挑战、富有想象、勤于试验、勇敢创新,澳大利亚才能创造卓越”。
在三位奠基伟人和一代又一代酿酒师的努力下,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已经今非昔比。根据澳大利亚葡萄酒局统计, 2016年,澳大利亚葡萄产量达到181万吨,葡萄酒产量突破13亿升,总销售额达51亿美元,全球每天都有三千万杯澳大利亚葡萄酒被饮用,位列世界十大葡萄酒生产国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澳洲葡萄酒在中国市场表现尤其优异,出口总额较2015年增长40%,位列全球第二。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也达 4.58 亿澳元,增长 3%。而市场对澳洲的优质葡萄酒的需求涨势更为明显,离岸价不低于 10 澳元/升的葡萄酒在澳大利亚 4 大出口地区均有显著涨幅,其中中国以 47% 的涨幅领跑,英国 25%,美国 23%,加拿大 9%,成为全球顶级的高端葡萄酒供应国。
版权为中国葡萄酒资讯网所有 转载请联系(info@wines-info.com)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