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韵食髓,酸意人生

2017-03-23 15:20 来源 :  中国葡萄酒资讯网 作者 :  谭永蕃

IMG_20170226_192849.jpg

  以前介绍过葡萄酒的酸味是怎样来的,葡萄酒的酸味来源于葡萄本身就有的果酸和发酵后产生的乳酸、琥珀酸甚至醋酸。果酸内有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果酸的味道较刺激,其中苹果酸最厉害。乳酸较苹果酸圆润很多,琥珀酸令酒体有厚度,很有滋味,苹果酸是通过橡木桶的存放分解为乳酸,醋酸是葡萄酒品质下降的兆头。这林林总总的酸构成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基本味道之一,其中还是后者的主要角色,体现它的结构。而红葡萄酒如果没有酸味,只有单宁的苦涩口感,那么这种口感会一直持续溜在口腔,如果有酸味引起唾液的分泌,那种苦涩能慢慢消失,令果香、酒香等香味物在口腔有个干净的平台来展现。无论红或白,没有了酸味,酒会变得无精打采,体格松散,不成样子,收结和回味显得软弱无力,毫无新鲜度。另外,酸还是葡萄酒的另一种天然保鲜剂,能延缓酒被氧化的速度。

  我一直强调,葡萄酒最好的归宿是在餐桌上,那葡萄酒里的不同的酸度对配菜有什么区别呢?

  因为从事英国WSET证书班的教育,用到了各种各样的酒教材,包括不同酸度,不同单宁度和甚至不同风格特征的葡萄酒,为了让学员对配菜有更深入的体会,我把一些课堂剩余的教材酒用来搭配不同的菜色,除了一饱口福外还学到了教程以外的知识体验。课堂上有用到清煮加工海产品教材的鲜腥味与不同类型的酒做实验,发现与白葡萄酒的实验比较合适,因为单宁的原因,与红葡萄的实验就差强人意,高单宁的红葡萄酒与水煮型海产的搭配口腔感觉难受,而在对比不同酸度的白葡萄酒面对同种味道时不同的口腔反应中,高酸度的白葡萄酒比低酸度的口感要舒服些。

IMG_20170225_192331.jpg

  在日常生活里,红酒是不是真的不能配海产品呢?我们也是不是只喝高酸度的酒,葡萄酒世界里有好多天生不是高酸度的宝宝,那它们怎么办?我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这个规则!还是课堂的海产品鱿鱼,课堂用的是山东蓬莱产的鲜鱿鱼,白灼,加了些糖,口感带鲜甜,但与高单宁的酒搭配确实难受,尽管当时的红酒也是一款高酸度的酒,还是白搭!但我是配餐时我选择了烤鱿鱼,关键是用了调配的辛香料铺在鲜鱿鱼上烤,产生浓郁的香料和鱿鱼的香气,闻着已经提升食欲,由于香料的作用,红酒的单宁得到很好的中和,鱿鱼与它丝毫没有铁锈味,鱼肉蛋白质在果酸的作用下,甜美无比。

IMG_20161217_192621.jpg

  这里要特别介绍下鱿鱼,要知道,鱿鱼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并含有十分丰富的诸如硒、碘、锰、铜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对骨骼发育和造血十分有益,可预防贫血,还含有大量牛黄酸,可预缓解疲劳,恢复视力,改善肝脏功能。其所含的多肽和硒等微量元素有抗病毒、抗射线作用。中医还认为,鱿鱼有滋阴养胃、补虚润肤的功能。鱿鱼中的胆固醇以高密度为主,对人体有利无害,鱿鱼体内的脂肪与畜、禽类脂肪的结构是有明显区别。所以鱿鱼以前属于名贵食材。这次用红酒配鱿鱼,完全颠覆了大家的传统认知,传统用高酸酒配海产是稳健套路,但经过使用其他配料处理海产后能够配红酒,是出人意料。

  对于原来葡萄品种就是低酸度的酒,用来搭配高蛋白的食材能有点勉为其难,其实,用来搭配蔬菜和菌菇类,是非常合适的,我曾经用一款来自法国北罗纳河谷的维欧尼白葡萄酒搭配煎蘑菇片,加点鲜罗勒叶或香菜叶,这种葡萄本身就是芳香型的,做成酒也带有浓郁的花香,与煎蘑菇一起,把菌类的那种特有香气非常准确而纯粹地衬托出来,加上诱人的酒香,在口腔奏起美妙弦乐,虽然不算复杂,但令人难忘!

  这些感受体会,就是浩瀚的餐桌文化其中一个有趣之处。

IMG_20170224_192539.jpg
IMG_20170226_192541.jpg

发表评论

      作者介绍

      谭永蕃

      班长(谭永蕃)
        饮食达人,MBA,职业经理人,管理培训师。玩酒超过25年, 广东首批中山首位WSET三级品酒师,广东首位西班牙葡萄酒认证讲师,WSET四级在读(已完成5科半),中山市酒类行业协会顾问讲师,CWSA(中国环球葡萄酒及烈酒大奖)官方评委, “中国葡萄酒资讯网”专栏作者,“乐酒客网”专栏作者,中山商报“把酒谭天”专栏作者,中山商报“食货志”专栏作者,贺兰山东麓“玩票”业余酿酒师,中山市“班长的酒课室”负责人,“德斯汀安中山教学点”负责人。
        班长除了具有超过25年的玩酒经历而成为中山葡萄酒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外,班长还在饮食领域有丰富的领悟,对食材、烹饪方法都曾经深入学习,也喜欢自己动手烹调以加深对食材的理解。得益于深厚的葡萄酒文化功底,班长对酒配菜理解有信手拈来,化简为妙的神奇能力。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