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酿笔记(七十一)——桃红渐欲迷人眼(下)

2016-09-20 14:01 来源 :  李春光葡萄酒工作室 作者 :  李春光

  今天将桃红酿造工艺中的细节简要梳理一遍,只抓重点,干货满满!

101743585.jpg

  葡萄采收温度最好在12-14℃之间,如果温度太高需要考虑夜间采摘或用干冰降温。这两种方法我在宁夏都尝试过,夜间采摘效果更好,但对人员的组织要求很高。使用干冰只能少量降低葡萄温度,成本很高。

  尽可能保证运输途中果实的完整,避免无控制的浸渍和果汁氧化现象发生。对于手工采摘,这都不是事儿,只是运输时要多加注意。

  对压榨机进行排氧处理,可以结合设备内预先通CO2或1.5-2.5Kg干冰/吨葡萄(2公斤干冰=1立方米CO2)。有实力的酒厂,人家有氮气保护的气囊压榨机,咱不和他比。

  压榨时需有果胶酶的参与(如LAFAZYMPRESS,30g/T等),这能够使得在低压的情况下快速释放芳香物质,增加自流汁的量,减少浸渍时间。

  在葡萄进入压榨机时逐渐加入50g/Kl的SO2。

  逐渐增大压强,不要超过3次搅拌,分离自流汁和压榨汁,根据压强和品尝,同时也要观察PH值。我们在压榨的篇章里详细阐述了压榨的细节,不妨再去翻翻。

  澄清时要使用果胶酶,我多次使用LAFAZYM CL:5-10g/Kl,效果相当好。

  澄清罐内预充CO2很重要,在此过程中间断向表面撒一些干冰。果汁浊度倾向于100-150NTU,这时更利于发酵芳香的产生,若200-250NTU,就要考虑使用产生品种芳香的酵母。桃红的风格、浊度以及酵母的品种有着对应的关系,要好好选择。

  像酿造白葡萄酒一样,细腻沉淀物的培养也很重要,澄清罐中清汁分离后,将沉淀细腻的上半部分分离至一小开口容器中,表面撒干冰,可用保鲜膜将容器密封,每隔12小时搅拌一次,48小时后可将小容器中的清汁和小部分的细腻沉淀合并至汁子中。这是绝招中的绝招,尝试一下吧,效果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我保证。

  酵母的选择要考虑到不同风格的酒,有些酵母用于硫醇类芳香突出的酒,有些用于发酵芳香突出的酒。(重要的事又说了一遍。)

  根据最终芳香特征的选择来设计发酵温度,比如16-20℃。

  若需要调酸,可考虑使用1/3的苹果酸和2/3的酒石酸,不进行苹乳发酵的酒种可以这样玩。

  发酵前期添加含有谷胱甘肽物质、植物蛋白、PVPP、钙基膨润土、活性炭等辅料,能够控制葡萄酒的颜色强度、提升芳香的持久性、减少苯酚酸、改善桃红圆润感。好东西添加一下真的有效果,不过添加什么、什么情况添加,酿酒师要做到心里有数,好好平衡。罗马可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真的需要自己不断探索。

  酒精发酵结束一周左右,在澄清倒罐的过程中使用50g/Kl的SO2。酒精发酵结束一周是个约数,具体时间要自己每天通过品尝确定。

  勾兑后对酒进行蛋白稳定处理,可以使用CMC来保证酒石的稳定。要想春节前装瓶,不妨将酒皂土处理后,-4℃保温20多天后就会很稳定。


发表评论

      作者介绍

      李春光

      李春光(Panda Lee),国家一级酿酒师、国家高级品酒师、现代酿酒技术工程硕士、中国食品协会国家级葡萄酒评委、国葡中心国家级葡萄酒专家评委。从事葡萄酒行业17年,曾服务于世界500强——中粮集团,为其旗下长城葡萄酒核心酿酒师,累计酿酒4亿瓶。现为法国知名酿酒技术团队OENOTEAM唯一中国酿酒专家,在国内外多家知名酒庄担任酿酒顾问。2014年7月扎根浙江,创办李春光葡萄酒工作室。2015年5月起开始创作《飞酿笔记》,被国内各大知名网站争相转载。

      2015年,其指导的多家酒庄相继荣获柏林葡萄酒大奖赛金奖、贺兰山东麓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品质卓越大奖、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等殊荣并被选入素有“法国葡萄酒圣经”之称的《贝丹德梭葡萄酒年鉴》。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