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之滨,酱香满怀
2016-09-12 15:07 来源 : 德斯汀安葡萄酒学院 作者 : 谭永蕃
八月初,时值夏末,我第一次踏上贵州仁怀的土地,初赏当地浓浓的酱风,在海拔400多米的赤水河畔,四面环山,冬暖夏热的茅台镇,沿河而栖,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烧房,有些历数百年之久,骄阳如火,现在的赤水河还是处在浑浊的阶段,当地人告诉我,到重阳,河水就变清澈,就是到了可以酿造的季节了,虽然现在还不是酿季,但空气里依旧荡漾着微微的酒香,站在一个个古老的烧房门前,注视着屋樑上因时光沉淀而来的黝黑菌斑,仿佛在你耳边轻哝着它的前世今生,芬芳的轮回。
中国白酒中,酱香型酒,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开始到现在,也只有酱香酒能从国外到国内都引起无数话题。酱香型,据说目前还没有完全了解其所有的香味成分,从成分分析上看,酱香型成分中一种叫呋喃甲醛的东西含量较高,而它在其他酒香型里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味道,如闷压味等异味,有老外说这个味道像“烂香蕉流出的水”,酱香中另外有机酸、正丙醇的含量也高,总之,它的微量成分比浓香型要多些,都是高沸点酸性物质和低沸点的酯类物质形成复合型香气,以酱香和果酸香为主,比较容易识别。
酱香型酒的工艺特点,以茅台为例,用石窖发酵,窖底为泥,高温大曲,重阳下沙,端午停火的生产周期,投二次粮(古称粮为沙),取七次酒,下八次曲,多轮次取酒, “五高一长”为特征:高温堆积,高温制曲,高温润粮,高温入窖,高温流酒,长期存储,各轮次所出的酒分别存三年后才能勾兑。按曾任台湾《中国时报》副刊主编的唐鲁孙介绍,真正的茅台因为多轮次投粮,故称为回沙茅台,用的是赤水河杨柳湾支流的水,遵义府高粱,山西的酒曲,山西酒匠之术,制酒后挖地窖,石板砌壁,糯米混土砟底,铺河沙,入新酒,去火气,并由光绪初年的华联辉老前辈建立贡品级酒房(成义烧房),开创护窖的原则,即每次开窖都要留三分之一老酒,再混入新酒,永远交替,保持风格不变。现在看来,这个工艺与西班牙雪莉酒的索雷拉(Solera)存储法和中国早期的普洱茶熟茶的制作工艺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