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酿笔记(六十七)——桃红渐欲迷人眼(上)

2016-08-09 14:18 来源 :  李春光葡萄酒工作室 作者 :  李春光

  写了那么多关于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笔记,我们再来聊聊桃红葡萄酒。不过由于桃红葡萄酒融合了其他两种酒的工艺,单独写她好像没什么特别之处。这个酒种以前在中国酿的不多,大家喝的少,关注的也少。但近些年,进口酒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大家接触到了许多优质桃红,对她的兴趣也大大增加,加上我在宁夏也做了些桃红,所以就在这里简单写写。

  桃红葡萄酒多种多样的独有特征,赋予了她独特的魅力。比如,她果味充沛,有一些结构感,并且可以冰着喝,她能够从前到后搭配整餐菜品。虽然有些桃红酒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但基本上没什么“大酒”,其实这未尝不是件好事,这样我们见到桃红就会自然而然有一种轻松感。桃红葡萄酒并不容易酿造,而且酿酒师往往不会对她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会将最好的葡萄拿出来做桃红。若红葡萄成熟度不够,有些霉烂或者有异味,将其用来酿造桃红,就会减轻这些缺陷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法国,桃红往往是干型的,新世界国家更倾向酿造半干型桃红,若是更芳香的品种,还会酿造半甜型。

10195553.jpg

  鉴于葡萄收获的多样性和酿造工艺的多种多样,我们很难给桃红葡萄酒建立通用的技术规范。有人会将红葡萄与白葡萄混合去酿桃红,但这是不可接受的,因为除了颜色相近外,这种酒失去了桃红本身应该具有的特色。事实上,现在的流行趋势倾向于浅浅的桃红酒,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白中白”和“红中白”的表达。用未浸渍的红葡萄制得的白葡萄酒虽然在颜色上显现淡黄色,但它也包含一定数量的花色苷,会由于SO2的脱色作用而不显色。做个试验,向这种酒中加入几滴浓盐酸,酒会显现粉红色。而有些时候我们酿造浅色桃红,若调硫过高也会看不到红色调,这时可用这个实验来与“白中白”区分。

102004444.jpg

  酿造桃红有三种常见工艺,最常见的是直接压榨红葡萄,这种桃红能占到总数的一半左右。第二种常见的工艺是短时间浸皮然后再压榨,其中有一特殊的工艺是二氧化碳浸渍法,虽然不常用,但是这种方法会制得有趣的、香气复杂的且口感饱满的桃红葡萄酒。第三种方法是“放血法”的副产品,它的主要目的是生产更浓缩的红葡萄酒,这种方法占比应该低于10%了,宁夏酿造的桃红大部分都是这种类型。

  酿造桃红葡萄酒也要非常重视监控葡萄的成熟度。想酿造细腻、清脆的桃红葡萄酒,葡萄就不能过熟,潜在酒精度要控制在12%V/V以下,酸也要保持得高一些。要想酿造口感更饱满一些,更柔软一些的桃红葡萄酒,就需要更高一些的潜在酒精度和更低一些的酸度。和收获白葡萄一样,最好在凉爽的环境里采摘,比如晚上和清晨,这样能够保留住更好的果味。

102012877.jpg


发表评论

      作者介绍

      李春光

      李春光(Panda Lee),国家一级酿酒师、国家高级品酒师、现代酿酒技术工程硕士、中国食品协会国家级葡萄酒评委、国葡中心国家级葡萄酒专家评委。从事葡萄酒行业17年,曾服务于世界500强——中粮集团,为其旗下长城葡萄酒核心酿酒师,累计酿酒4亿瓶。现为法国知名酿酒技术团队OENOTEAM唯一中国酿酒专家,在国内外多家知名酒庄担任酿酒顾问。2014年7月扎根浙江,创办李春光葡萄酒工作室。2015年5月起开始创作《飞酿笔记》,被国内各大知名网站争相转载。

      2015年,其指导的多家酒庄相继荣获柏林葡萄酒大奖赛金奖、贺兰山东麓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品质卓越大奖、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等殊荣并被选入素有“法国葡萄酒圣经”之称的《贝丹德梭葡萄酒年鉴》。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