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品酒,不用装
2016-03-23 10:16 来源 : 葡萄酒小菲老师 作者 : 刘慧
近来与一位中国大律师相逢,起源于葡萄酒。接着,与一桌刚开始对葡萄酒萌生兴趣的律界大佬们共进晚餐,席间聊起品酒,颇受认可。于是笔录点滴,与君分享~
饮酒,在西方是在司空见惯的生活常事。葡萄酒慢慢喝,餐桌上搭配美食能吃得更香,这就是西方人所谓的饮酒艺术。饮酒如同喝水,纯葡萄原料比普通的水源更可靠清洁,再加上微醺的感受直接连通到基督教上帝的渊源,因此在欧洲葡萄酒历来是餐桌上的一种日常饮品,无需装逼,也无需大口大杯下肚,顺其自然就好。
而国人更喜欢用“品酒”一词,以区别于大口饮大杯干的中国自虐式饮酒习俗。其实,面对一瓶质量不错的中价位酒,我们只需坦然面对,放松小酌,知其精粹,就能称为“品酒”。
说完这几句,一桌的律师大佬们明显放松了刚绷紧的神经。此时的桌上就放着3瓶2008年份的波尔多中级庄,正是其中一位大佬刚在波尔多收购的酒庄红酒。
红酒入杯,先做视觉动物,观其色。最简单形容红酒色泽的词为“宝石红(ruby red)”,再看深浅度:借着手腕上的表盘,将杯身倾斜一些往表盘上压,清清楚楚看得到分针秒针停在几分几秒的,说明是浅色;看不清具体时间,甚至分针秒针都若隐若现的,就是深色。除了宝石红,更深偏紫的称为紫红色。浅色的红酒多半是年轻易饮型,或者暗指品种名为一种叫“黑皮诺(Pinot Noir)”的葡萄(常产自法国勃艮第);深色的红酒不见得就是好酒贵酒,颜色不能简单用来衡量葡萄酒的质量。红葡萄酒随着年纪越老,颜色越浅;白葡萄酒则相反,年纪越大,颜色越深,深如橄榄油的金黄,深如琥珀的深褐。
品酒前还有个重要工作:闻香味儿。不要羞于将整个鼻子伸入杯中,国人鼻子没西方人高,不等于咱的嗅觉敏感不如他们。带眼镜的朋友这时候可以稍稍提起你的镜框,不过就一两次足矣~ 有些西方的研究报告说,品酒时的愉悦度70%是来自嗅觉。如果你没觉得也没关系,但好酒的香气的确是很吸引人的。一类香气主要是葡萄本身的新鲜水果气息,二三类的就复杂些,好酒里你尝尝能够闻到令你熟悉的烟熏、烧烤、动物皮毛、香料、巧克力或松木、森林地表的气息,仿佛一种探索。香气的识别需要一个过程,多喝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很快会帮你达到这点。同一时间开瓶好酒,酒香还会随着时间发生各类奇异的变化,当然也让有耐心慢品的饮家萌发很多惊喜与乐趣。
最后自然是饮酒,再好的葡萄酒,只有喝下它让它成为你血液的一部分才叫“拥有”。只看只闻不喝的叶公好龙者是与葡萄酒的魅力无缘的。含一口红酒在唇齿间,体会以下几样东西:酸度、丹宁(涩度)、甜度与酒精度。酸度是中国人最敏感的,“葡萄酒是酸的”是初次接触葡萄酒的饮家最典型的评价。丹宁就是你平时在喝红茶时带给你牙龈舌苔上涩涩收敛感的物质,葡萄酒里也有,是同一样东西,就叫丹宁(Tannin),让你感觉葡萄酒是涩的。甜度可能在干型红酒中很难察觉,主要是因为有了酸度的干扰。但感觉少并不是真少,如果红酒里没有了残糖带来的甜度,葡萄酒就和没有熟透的柠檬水一样酸涩难以入口啦。酒精度最易懂,是葡萄酒在口中留下的酒精灼烧感,一般红酒的酒精度在12-14度。
有了这四个元素后,怎么去感受评价一支红酒呢?答案就是平衡度。如果这四者在你口中达到了平衡度,也就是没有感到特别酸、特别涩、特别甜或特别的酒精灼烧感,而是四者和谐共存,相得益彰,那就是一杯平衡的酒了。一杯葡萄酒最起码的质量标准就是这四者之间的平衡感。桌上的这杯2008年份法国波尔多中级庄,就完美地体现了一杯红葡萄酒应有的平衡度。
当然仅仅拥有平衡度,这显然是不够的。随着经验的增进,饮家自然会发现名贵红酒中的更高一层内涵:复杂度(变化度)、细腻度以及冗长的收尾余香……好的红酒不会在开瓶后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此起彼伏向你展现不同的诱人香气,并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好的红酒一定是质地口感细腻的尤物,不会让涩涩的丹宁与尖尖的酸度让你的味蕾(舌头)受累。好的红酒一定是收尾余香缭绕,意犹未尽的……好吧,今天就先让我说到这里,我们的下一次律师大佬酒局再聊。
卢索庄 2008年份
ChateauRousseau de Sipian 2008
产区:法国波尔多
级别:中级庄
品酒词:宝石红的色泽,富含黑醋栗、烟熏和烘烤的味道,酒体中等偏上,柔顺优雅,口感平衡,余味悠长。饮用前建议醒酒2小时,可搭配烤牛肉、野味和卡芒贝尔奶酪佐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