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拖了我们的“后腿”?

2016-03-30 16:57 来源 :  WINEHUB 作者 :  方军

  同样十年前,与波尔多产区协会主席先生交流时问过一个问题:“您希望看到中国消费者用纸杯、塑料杯,还是标准的水晶葡萄酒杯喝葡萄酒?”他非常睿智的回答到:“无论用什么酒杯喝都可以,只要您们开心就好,当然您们喝的都是波尔多酒就更好!不过,如果觉得使用葡萄酒杯感觉更好这只能说你有更高的要求和选择。”

  如何理解这位游历各国市场,推广葡萄酒的老先生的说辞,除了高明,只能说更多是包容与期许。对于我而言,后来的看待行业种种也更多客观性和接受度。

  说个小插曲,当年很不待见那些握着酒杯肚穿梭酒会高谈阔论者,甚至设置开设专栏期期吐槽各种“后进者”、“不守游戏规则者”。后来想想在国外参加酒会饭局中这么拿杯也很正常,又何必执着过于苛求。君不见,近两年兑雪碧红茶喝葡萄酒的主儿可是越来越来越难见到。

  其实关于论及葡萄酒的专业,大家都知道喝酒与品酒本来就是两码事,前者追求气氛、心情、喝酒对象,甚至酒精带来的微醺或麻醉感……;后者则与标准有关,侍酒温度、酒杯、光线、闻香、口感……(沉心静嗅感知丝丝入扣地香气变化,玩味味蕾间流转反复的层次与纠缠……矫情了,打住)

  纵观国人消费白酒一两千年,市场覆盖率和销售额是令葡萄酒产业有些望尘莫及。即便如此,并没有多少白酒销售企业的负责人、销售人员成为“专家”(挂职称的除外),广大的消费者也没有多少是白酒专家,不过是长久以来积淀的消费文化与习惯已根深蒂固罢了。

  至于在市场上企业们该以如何形象表现,怎么说,最早在葡萄酒市场创造效益的,可能还不是那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高知专业人士们。中国酒类行业很多低调的“大鳄”也许就是公司里最不起眼“扫地僧”的角色。

  在2004-2007年期间,大多数酒是给有关系,有人脉的人卖掉了(俗称关系营销),即使在发展到热点的2009下半年-2012上半年期间也是如此。至于企业LOGO与从业者(包括管理者)着装的low不low,还真无穷考究。但值得肯定的是,“富隆”、“奔富”的名字肯定比较讨喜,注重形象衣着也是礼貌与气质并存的方式。不过穿得再时尚得体,该搬货时一样就得卷起袖子累成狗。当然,从长远来看,一流企业立标准、二流企业打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

  只是,只是……企业在自身发展不同阶段需要适合的方式来完善自己。

  另外,对于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发展目前定位,基本共识是“初级阶段”,对于一个初级阶段的市场,显然我们可能需要更多耐心和努力。说更简单点,市场缺的不是喝酒的人、喝酒的钱,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派”。即使各机构与进口酒商们都热衷于以各种专业和形式,来宣扬赖以自豪的葡萄酒文化、品质与价值,但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却又是“杯水车薪”。所以,即使葡萄酒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但中国目前仍还没形成一个良好的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饮用氛围。更直接点说,没能真正步入最普及广泛的家庭消费范畴。

  葡萄酒市场的培养与发展是个进阶式过程,对于消费者也是一样。就葡萄酒走向是大众化还是专业化的问题,10年前杂家就已撰文多篇论述过。其实,无论是大众化还是专业化,两者并不矛盾,只是处于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要求。可能首先是最大接触面的问题——在葡萄酒推广的初期是需要有更多人的接触到和参与,形成良好氛围。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可能重要的倒不是论战于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卖酒卖得专业与不专业的优劣高下,而是尽量争取足够多的新消费者加入到喝葡萄酒的群体当中来,当认知积累达到一定平台的时候,一部分消费者自然有向上更高的需求,然后趋向专业化、小众化发展。和金字塔一样,葡萄酒发展需要一个坚实广阔的基面,然后逐步往上递进。

  是生活方式,而不是生活本身决定了人的幸福感。葡萄酒也当作如是观。毕竟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行为处理的方式,大家完全可以自由地做出选择。

  而葡萄酒文化是富有生命感的文化,它有自己的力量能去伪存真。

  只是,需要一个过程。

发表评论

      作者介绍

      方军 Foundu

      酒类行业观察/评论员
      国际葡萄酒作家协会成员
      多国官方葡萄酒中国推广项目合作伙伴
      2013/2015 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评委
      葡萄酒·烈酒贸易与教育促进中心 创始人
      WINE HUB Founder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