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美:请“春晚”导演喝葡萄酒
2016-02-09 14:42 来源 : 凤凰网 作者 : 德美
自1983年开始有了春节联欢晚会,并成功地将“春晚”固定为庆祝春节的一个部分—亿万中国人同一时间,观看着相同的节目,形成了中国人过春节的独特景象,甚至于成为一种仪式。对于上个世纪70年代前半期以前出生的中国人—他们见证了“春晚”早期的成长过程,对于“春晚”还是颇有感情的。那个时代,伴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总是会受到观众的追捧,更何况,那时也没有其他大众化的娱乐方式;而对于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一代,电视对于他们已经不再是新鲜玩意,各种电子游戏陪伴自己长大,自然对“春晚”挑不起多大的兴趣,并且一直搞不懂父辈们:难道那么隆重地等着看“春晚”,就是为了批评导演?
“春晚”,在人们的期盼、批评中走过了三十多年,在批评声中执着地延续着。这几年导演们绞尽脑汁,变着花样打造春晚。从“我要上春晚”进行深度开发,增加“春晚”的亲和力,到推出草根“西单女孩”“旭日阳刚”,以获取大众的共鸣。今年又可能出现的主持人“穿着大褂,挑着灯笼,打着快板”以显示“传统”,可谓不遗余力。这些支离破碎的技法,固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恐怕还是众口难调,甚至于某些地区几近无人观看的局面还是难以改变。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努力不懈,却仍然没有获得观众的广泛认同。问题出在了哪里?
葡萄酒圈的几个朋友聊起此事,一位上个世纪60年代末出生的葡萄酒发烧友,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春晚”的策划者能喝明白葡萄酒,“春晚”或许就不再是“鸡肋”了。
众口难调啊,广东一带讲粤语的观众们,怎能听懂东北口音的小品?又如何理解西北方言的幽默呢?好比在勃艮第推销波尔多的葡萄酒,好一点的结局是没人理你,如果不幸运的话,可能还会被人赶走。葡萄酒强调个性与差异,越是喜爱葡萄酒的消费者,越是愿意接受新奇、特点不同的葡萄酒,相反,如果想选一款大家都能接受的“聚会酒”,只能是那种没有个性、果味清新、结构简单、轻松易饮的酒款,波尔多列级酒庄佳酿,或者顶级里奥哈美酒,在那种大型招待会中,未必能获得广泛好评—如果不告诉大家酒的价格。
手持红宝书、步调一致、众口一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人们越来越强调自我感受,显然一台剧能获得广泛好评的时光也不再了。在葡萄酒产区,消费者消费的葡萄酒大部分是本地出产的葡萄酒。如果,“春晚”只是统一一下播出时间,由地方电视台各自组织本地特色的“春晚”,相信关心节目的观众肯定会比全国做一台“春晚”要多得多。
千百年来,葡萄酒的世界无论生产还是消费领域一直是欧洲作为主体,最近二十几年以来,新世界葡萄酒生产活力四射,在世界葡萄酒行业掀起不小波澜,消费者多了选择,导致消费市场发生很大变化,这也给欧洲生产者带来变革与提升的压力。从品种选择、新技术利用、标签标注以及产品风格等等方面,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而那些固步自封、坚持不变、却又没有强大号召力的产区,不都是惨淡经营吗?这与“春晚”面临的局面何其相似!在某种程度上,不再受到关注,不是因为节目质量下降,而是观众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仅仅埋头致力于提升节目质量,还是不够的。
简而言之,“春晚”的导演,好比中餐厅的侍酒师—作为一种职业的角色,必须考虑顾客的感受,否则顾客是不买账的。将传统的中餐与葡萄酒搭配好,还真的不是说句话那么容易。一台晚会,如果只是胳肢观众,逗他们笑,不就如同在餐桌上灌他们白酒?如果这样有效,何必还谈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