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葡萄酒必须从危机中觉醒!
2016-10-13 16:25 来源 : 酒兔围 作者 : 王德惠
消费大时代已悄然来临,葡萄酒成为主流酒种的历史性机遇就在眼前。当行业一片欢腾之时,国产葡萄酒,请收起你的盲目乐观,而是要明白其中的危机所在,并迅速从危机中觉醒。
我们的习总书记告诫我们: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我们做的够优秀吗?如果你认为现在这一切都是正常的,都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显然有些自圆其说。
历史从来不会同情弱者,也不是由弱者创造。时代也不是一定要走老路,更不意味着要走别人认为必须要走的过程。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让世界改变了观念。
第一、产业危机
葡萄酒产业在国家层面是没法同国外竞争的。但产业不放到国家战略层面去推动发展,竞争力怎么诞生?是因为产业的规模太小,所以国家不重视?还是地方政府对政绩的追求太过于短视?总之,从国家产业政策层面来看,你不得不低头,因为你没有产业优势,至少现在是这样。
由此,我们的成本不低,我们的推动政策力度不大。我们的葡萄酒依然属于轻工业产品。我们最高的代表政府的行业组织,也不是真正的政府职能部门,有发言权,有建议权,有呼吁权,就是没有决策权。
然而,众多国家早已把葡萄酒上升到国家产业重点扶持的战略高度。法国自不必说,早已把葡萄酒作为国家利益。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美国、智利、澳大利亚等等,例如智利,一个国土面积仅仅75万平方公里、人口1800万的国家,却成为世界第四大葡萄酒出口国,中国可能很快就会成为智利第一大葡萄酒进口国。这些和智利政府对葡萄酒的推动密切相关。在1830年,政府便设立了农业研究站,引入大量的法国、意大利品种。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在2015年9月4日签署法令,将每年的9月4日定为全国的葡萄酒日。政府的支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税收政策;二是文化传播;三是对市场的战略规划和推动。
中国的各产区政府对葡萄酒的支持更多的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在很多地方,连雷声都没有。政府的推力不仅仅在于给予政策优惠,更多的是要如何规划未来,并切实地做很多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工作,例如质量标准的制定、市场的监管,如何惩恶扬善等等。
我们的政府机制导致政策的长期性会受到影响,出现断层和脱节。还会因为葡萄酒作为长期发展的产业,无法短期见效而受到冷落。
这一切,如果不是政府最高层的层面来推动,显然只能是停留在喊口号上。
而葡萄的种植本身如何保障相关方的利益?例如对种植农而言,不能有收益就会影响种植的热情。葡萄的质量影响酒的质量,但葡萄的种植和管理一旦是粗放式,就必然不能保障质量,但精细化的管理,除了酒庄形态外,如何保障利益方就会成为最大的问题。
这些都需要政府的介入和推动。这才是中国葡萄酒国际竞争力的真正源动力。
第二、企业内部危机
葡萄酒市场越来越火,这可不是单纯因为消费者都开始喜欢葡萄酒了,消费者都不喝或者少喝白酒了这么简单。虽然行业内在的调整机制也会如此走向,但如果没有国家对三公消费的限制,如果没有国家层面对白酒在国宴等层面的限制和改变,想必情况不会像现在这样。
而庞大的市场吸引和相关的税收政策的调整,导致进口酒快速增长。但这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国产的葡萄酒企业,不是在产业当前基础上去优化产品,相反,更多的企业是穿了件国产酒的外衣,装了进口酒的原汁。然后呢?为了跑马圈地,为了提升竞争力,不断进军国外。一边收购外国酒庄,一边大量进口国外原酒。
从企业来讲,这是可以理解的市场行为。市场本身就是逐利的,没有利益来源,企业如何生存?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事情并不如此简单。
这是一种落后的市场观念造成的。我们没有多少企业抱着百年企业的发展理念,我们的理由就是要生存。如果说这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20年来,主要的企业还是张裕、长城、威龙那么几家?大量的企业历经了20年,依然在说为了生存,那么,20年之后呢?
我们的很多企业已经习惯了传统渠道驱动市场时期的传统做法,对于如何运作企业、运作品牌、运作市场的能力是存在着很大局限的。这是整体行业的素质问题。
第三、信任危机
谁教育了消费者,消费者就会相信谁。我们已经不惊讶的发现,全国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消费者普遍认为进口葡萄酒好于国产酒。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曾一度地“崇洋媚外”的后遗症,认为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很多东西都是国外的好,这也和国产葡萄酒对消费者的教育密切相关。
首先我们承认,质量不好,拿什么去教育消费者?自身都难保,谁愿意去教育消费者?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的酿酒师、我们的品酒师、我们的教育课程、我们的培训,都毫无遮掩地指向一个事实:国外的葡萄酒比我们国产的好。不是吗?问问很多当前的活跃于市场的品酒师,哪一个不是国外葡萄酒的坚定支持者?即便他们认为国产葡萄酒中也有好的,也会越来越好。
但这不能怪他们,只能怪我们自己不争气。没有好的质量如何有底气让人信服?
然而,这不应该是信任危机的借口,更不是信任危机的最可怕的地方。
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我们对自己都不自信。我们已经这样认为了,包括很多酒企自己。那么,消费者自然更加如此。而且,直到今天,虽然国产葡萄酒不断获得国际大奖,但这种观念并没有减弱。
第四、品牌竞争危机
中国葡萄酒发展了这么多年,消费者能够记住的中国品牌又有多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导致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包括品牌、渠道、传播在内的全方位的。
然而,变化是整体层面的,国外也一样在变化。关键的问题并不在这里。而真正暴露的问题在于:我们缺少品牌意识,没有很强的品牌的运作能力,包括一些大企业。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的国产葡萄酒是缺乏大品牌的,缺乏大单品的,缺乏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的。
我们的企业在推动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开发上,是断层的,力量是薄弱的。想当年的一些企业的大单品,升级换代工作基本做的都不好,难以再接再厉。
没有具有一定销量的产品支撑,底盘就会不稳,市场就会分散,地位也不会建立,建立了也会丢失。
第五、经营惯性危机
我们的大小酒企酒商,很多还是原有的思路。原本应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但我们依然还是老思维为主,还没有真正跳出来。例如跟风,例如模仿,谁畅销跟谁。看似这并不为过,然而,其中折射出来的东西,是不是要引起我们的反思?
市场的变迁,导致我们的模仿能力越来越强了,甚至很多还在抱着忽悠消费者的观念。消费者对中国酒商的信赖一旦失去,还能挽回吗?
这种惯性的思维一直在延续,甚至还在蔓延。
第六、酒庄危机
酒庄是符合形态,它需要长期建设。中国葡萄酒的崛起的确需要酒庄,这是中国葡萄酒的未来和希望。但最怕的是投资人等不到那一天。经济环境好没有问题,经济环境不好呢?是否会有很多酒庄倒掉或者出问题?
然而,新时代背景的酒庄经营理念也应该改变改变了。难道酒庄酒就一定是高档的吗?就不能“快餐化”吗?酒庄酒并不神秘,也没啥神秘的。难道酒庄就必须要等到十年、八年才能发展、才能赢利吗?
国产酒的崛起,在当前的时代,是可以快速的。例如美国、新西兰的葡萄酒短短几十年,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中国如果不改变,再过30年,能够实现吗?中国的葡萄酒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那又能怎样?商业,增长才是王道。
进口葡萄酒不是洪水猛兽
我们现在对进口葡萄酒都是唱盛,而对国产酒则不断在唱衰。其实,进口葡萄酒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无坚不摧。国产酒有机会,有很大的机会,但关键还在于自己。
进口葡萄酒在中国运作具有先天性的不足。世界主流大品牌、大企业其实都在运用“贸易+品牌”的方式运作。其实,进口葡萄酒更多的是在做贸易,而非品牌。并没有在品牌打造上真正下功夫。
卡思黛乐,在一个好时候,在进口葡萄酒的第一次风口时期,通过广告效应便树立了地位。与此相似的还有人头马。即便如此,其他国际大品牌也都没有如法效仿,相反依然是小心翼翼。
一个持续下滑的汽车公司美国福特,却利用一些的产品开发例如当年的别克,在中国基本上是通杀了目标人群。他们的品牌运作思路和运作的能力是值得学习的。
然而,进口葡萄酒在品牌的策略和手段上也是不知所措的。卡思黛乐更多的还是在做企业品牌,真正的大单品是谁?消费者能够分清吗?要想取得第二轮的增长,面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消费品牌!
类似于像保乐力加集团这样的国际巨头,其实并不值得称道。不是不尊重,而是其旗下无论是百龄坛还是芝华士,无论是甘露还是绝对伏特加、马爹利、格兰威特、杰卡斯,并不是依靠中国才崛起的,虽然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发展。
进口酒有一个致命的先天缺陷,例如文化的距离。这和汽车还不样,汽车主要的差距在技术以及由此而来的成本。但食品类的消费品和消费文化就密切相关。这是一种不是靠技术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用文化才能解决。
而文化不是创造,只能融合。
当进口葡萄酒用贸易的方式在中国疯狂竞争时,就必然是价格竞争来主导,而价格竞争的结果一定会导致恶性竞争。而“聪明”的中国酒商会把进口葡萄酒做到四线、五线乃至所有的市场。看似下沉,实则会出现恶性竞争的噩梦。
那么,中国市场的葡萄酒话语权到底在谁的手中?其实不在进口酒也不在国产酒,而在消费者的口中。但消费者是跟随着B端而走的。消费者会随着市场销量的增长而成长的。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国产酒要做些什么才能捕获消费者之心?
多了就会繁荣,繁荣就会乱,乱就会使消费者迷茫,迷茫就会转向。这是一股暗流,这是同步存在的。这也是国产葡萄酒必须抓住的机会。
当进口葡萄酒的贸易红利快吃完的时候,我们不要怕,你可以敢大干一番了,关键是,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