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卖酒动了谁的奶酪?

2015-09-16 10:34 来源 :  TastingAnnex 葡萄酒与烈酒顾问 作者 :  历彦刚

  刘嘉玲卖酒了,郭德纲也要卖酒了,本来挺欢喜的事儿,不成想激起了葡萄酒圈不小的波浪。小皮一篇关于刘嘉玲天猫卖酒的文章,险些演变成一些业内人士的宣泄口,总结起来大部分吐槽的观点就是:

  1.这圈都这么难做了,你们还来凑什么热闹啊?
  2.连酒都不懂你卖啥酒啊?
  3.有钱了不起啊,看你能撑多久?

  国外明星也卖酒入

  明星卖酒并不是稀罕事,早的如好莱坞大导演科波拉,近的如大明星皮特和朱莉夫妇、约翰尼德普,在国外其实已经司空见惯。二战后才迅速崛起的美国加州葡萄酒市场,更有不少明星名人活跃其中,明星其实对葡萄酒市场发展起到很积极的作用。记得我们当年WSET四级的论文就是关于名人和葡萄酒的问题,也因此查了大量国外名人对葡萄酒市场影响的资料,得到的反馈正面远大于负面。

  “小众”的进口葡萄酒市场

  进口葡萄酒行业虽然也有小二十年历史,但一直属于小众市场,不用说占总人口比例,即使跟白酒、葡萄酒市场相比受众也有很大差距。我不想讨论个中原因,更想讨论这种情况对行业的影响。狭窄的消费群体迫使商家拼命保护自己客户资源,生怕消费者知道的更多或有更多选择。由于各种原因,开拓客源非常不易,加上近三年市场低迷,造成这种保守心理的恶性循环。低利润甚至负利润经营的酒商都谨慎守着自己的一亩地三分地,无暇投入精力开拓市场。

  “脆弱”的进口酒从业者

  在这样的时期,明星高调卖酒,似乎触动了酒商脆弱的心理防线。2012年以来的“三年饥荒”已经让我们憋了一肚子气,你们这些明星还来搅局,这是不让人活的节奏吗?试想,如果在市场景气时期,大家是不是会觉得越多人参与更好呢?

  过去十多年的进口葡萄酒市场,一直停留在两头粗中间细的状态。高端酒、高价酒畅销,因为有大批政府和礼品采购需求。超低价酒好卖,因为普通老百姓也买得起。结果是十年来消费群体扩张不明显,众人都在争夺既定的有限客源,十几亿人口的潜在客户没人开发。

  该为明星卖酒鼓掌

  每家酒商进入这行之初都看中了十几亿人口的市场前景,但发现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后马上就会老老实实的保守起来。明星代言?别开玩笑了,动辄百万的代言费要卖多少酒才能回本。

  相反,明星本身具有众多粉丝,他们卖酒不正是为葡萄酒行业推广吗?如果能成功带动更多人喝葡萄酒,酒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就解决了。用不着担心粉丝只喝自己偶像的葡萄酒,你见过谁一辈子只用一种洗衣粉,只喷同一种香水?不是竞争太激烈,而是观念太狭隘。这行远不是红海市场,有无限广阔的市场没被挖掘,我们需要真正有想法、有执行力的企业家带领大家突破瓶颈,不需要故步自封、自以为是,更不需要互相吹捧、相互排挤。

  进口酒行业缺少精英

  这行字写出来必然引来争议,但却是不争的事实。行业缺少精英,包括我自己,远算不上精英。本人非葡萄酒科班出身,身边的朋友、同学遍布各行各业,多年观察下来发现,论天资、论能力、论勤奋,自己和其他行业的朋友相比没有优势,甚至差距不小。平时和同行交流也不时听到类似感慨,葡萄酒行业体量小,资金沉淀有限,难以吸引顶级人才关注。个别酒商喜欢拿廉价酒赚暴利,四处寻找不差钱的冤大头,给行业造成不良影响。不是这些“冤大头”比你傻,而是人家根本没工夫研究你。也见过在其他行业做得很不错的人短期进入葡萄酒领域,后来大都因各种原因离开。出现这些现象,是不是我们行业本身存在痼疾呢?

  一个行业,一个公司的发展,靠的是有创意、有信念,敢于执行的企业家和团队,克服困难,一步一步开拓出来。不应该充斥着类似成功学大师的论调,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歌舞升平,对外界或充耳不闻,或设置障碍。需知,任何东西都是守不住的,只有敞开怀抱,拥抱世界才能不被淘汰。

发表评论

      作者介绍

      历彦刚

      厦门大学哲学和经济学双学士,毕业后开始接触进口葡萄酒,后因爱好葡萄酒放弃国企优厚待遇。具备丰富的进口葡萄酒运营经验,2014年成为中国前十位WSET L4 Diploma之一。

      曾走访众多葡萄酒产区,尤其对意大利葡萄酒有深入研究,善于将葡萄酒知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研究适合中国的葡萄酒文化传播方式,致力于探索葡萄酒和中餐的搭配。他不仅具有丰富的葡萄酒专业培训经验,还经常为星级酒店和企业主持专业培训。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