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酒器的迷思

2015-08-12 10:42 来源 :  TastingAnnex 葡萄酒与烈酒顾问 作者 :  谭永蕃

   酒渣,是葡萄酒里出现的沉淀物,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泥状,再发展成块状,另一种是结晶状的。基本上,泥状或块状的,都是单宁分解后形成的,而结晶物,则是酒石酸(果酸的一种)在外部条件变化时析出所致。现代制造工艺可以在酒装瓶前除去部分的酒石酸。

  单宁是一种溶解在酒液里的带负电荷的胶体物,通过加入正电荷的澄清媒介物过滤,但单宁又是红酒一种重要的天然保鲜剂(另一种是酸),滤去太多,反过来也会影响酒的存放期和风味进化程度,单宁都是必须保留的,至于保留多少,要看酿酒师的决定。白葡萄酒没有单宁,只有酒石酸。

  遇到酒有沉淀物,最有效的办法是过瓶,在原瓶稳定后,小心把酒倒出,通常都是倒进醒酒器,把沉淀物跟小量的酒留在瓶底,到凹位水平,渣被分离了,同时,让杂味挥发,一些单宁较硬的酒得到更好的氧化效果。一些以新鲜果香为主的红酒,根本不用醒酒,白葡萄酒,没沉淀的,也很少用醒酒器。

  对于一些没沉淀物的红酒,如果单宁硬朗,可把酒全部倒入醒酒器,而且是容量较大的那种,令酒液面最大限度地接触空气,提高氧化效果,并不时摇晃,充分混和,通常要一小时以上,才有效果出现,需要我们付出一些耐心。

  但还是有人等不及,这不,市场上出现各种各样的快速醒酒器,魔术醒酒器,基本原理都是一样,一个通孔的杯状体,两边上还有孔,酒液向下流动时,内部压力降低,空气通过两小孔进入,因为孔小,伴有呼啸声,与红色液体的流动产生极佳的视觉听觉效果。对于这个东西,我也觉纳闷,我喝二十多年的酒,以前没接触过,在欧洲的业内资料,也没发现它的存在,只在网络上有一个说是美国酒庄老板推荐观众用的视频,后来我特意查阅了杰西罗宾逊所著的《牛津酒典》,也没找到它的“芳踪”。我有用过,但很遗憾我体会不出它的效果,倒是醒酒过程觉得好玩,忽然,我耳边响起法国葡萄酒工艺学家,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讲师,法国人Mosieur Pascal FRISSANT帕斯卡教授跟我说过的话,“人类不能发明什么东西代替时间”。

发表评论

      作者介绍

      谭永蕃

      班长(谭永蕃)
        饮食达人,MBA,职业经理人,管理培训师。玩酒超过25年, 广东首批中山首位WSET三级品酒师,广东首位西班牙葡萄酒认证讲师,WSET四级在读(已完成5科半),中山市酒类行业协会顾问讲师,CWSA(中国环球葡萄酒及烈酒大奖)官方评委, “中国葡萄酒资讯网”专栏作者,“乐酒客网”专栏作者,中山商报“把酒谭天”专栏作者,中山商报“食货志”专栏作者,贺兰山东麓“玩票”业余酿酒师,中山市“班长的酒课室”负责人,“德斯汀安中山教学点”负责人。
        班长除了具有超过25年的玩酒经历而成为中山葡萄酒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外,班长还在饮食领域有丰富的领悟,对食材、烹饪方法都曾经深入学习,也喜欢自己动手烹调以加深对食材的理解。得益于深厚的葡萄酒文化功底,班长对酒配菜理解有信手拈来,化简为妙的神奇能力。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