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酿笔记(七)——甜酒工艺的关键

2015-06-18 10:28 来源 :  乐酒客 作者 :  李春光

  最近和很多小酒庄有联系,这些小酒庄刚刚起步,希望尝试一些小酒种,他们往往做一些半甜或甜的酒。虽然做的数量不多,可过程却很艰辛,耗费了很多精力去保存,往往罐也不满,使用很多隋性气体。什么都做完了,也装瓶了,可不久在瓶内又重新发酵顶塞了。为此,酒庄庄主们很气馁,想做一些特别的小酒种的信心被严重打击了。我想,一些新建的小酒庄,因为技术、经验和设备等方面的局限,往往在处理含糖的产品上存在缺陷,使得贮罐内或瓶内酒中的酵母繁殖,从而导致失败。所以我建议,小的酒庄最好先尝试风险小的酒种,不要轻易尝试含糖的产品,若确定要尝试,要在工艺和设备上做好充分保障。

 

  比较保险的甜酒工艺,是将糖发完,在装瓶前再尝试着加一些蔗糖或浓缩果汁,然后在线除菌过滤装瓶。这样做往往因为蔗糖的原因会使得回味返酸,可对于一些要求不高的甜酒,这是最简单最可行的方法。另外一种有技术含量的甜酒制作方法是“耗氮法”,监控葡萄醪液的氮含量,不要再额外添加外来氮源,在发酵旺盛期离心去除绝大部分酵母,之后酵母再繁殖会耗掉很大一部分氮源,然后繁殖耗氮,再离心,经过这两次耗氮离心处理,基本上会耗掉绝大部分氮源,这样即使最后含有糖,也会因为氮源缺乏而不存在再发酵的风险。这种方法是最安全的工艺,可工艺复杂,操作繁琐,要有昂贵的离心设备,投资太大,不易施行。还有一种较传统也是应用最多的方法是“保糖法”。这种方法是在接近所需要的酒度和糖度时,快速冷却,稳定后添加亚硫酸来抑制酵母的繁殖,保持低温,直到除菌灌装。这种方法虽然能耗高,操作复杂,但保留的糖为葡萄本身的果糖和葡萄糖,口感好,是生产高档甜酒的重要工艺方法。这个工艺要注意把握糖度,酸度与酒精度的平衡点,在接近所需要糖度时快速冷却,这点很重要,一定要留下一定量的降糖区间,因为在降温时酵母还要代谢掉一小部分糖。另外,一定要先降温再调硫,而不能先调硫再降温,否则硫会与酵母发酵时产生的乙醛结合,这样就不会有游离二氧化硫对酵母产生抑制作用了。

  将酒做好后,随后的在线除菌过滤与灌装环节是确保产品安全性的最关键环节。在线过滤往往要采用两道过滤,第一道传统上采用0.45的模块过滤,第二道是绝对级0.45的膜过滤,现在模块过滤可考虑用Supra pak代替,这种模块集中度更高,单个模块的过滤面积就到8个平方,单位过滤面积的成本降低不少。一般一支30吋膜的过滤面积是2平方,每小时甜酒的过滤数量为300升,可以根据灌装速度来选择膜筒规格和膜的数量。灌装的热水杀菌环节对于甜酒的灌装至关重要,杀菌水温要达到85°C以上,时间要达到半小时以上,所有的排气阀,取样阀与酒头等都要半开,让热水排出,从而保证不存在死角。灌装机内的橡胶垫圈要定期检查,若垫圈老化产生细纹,酒石就容易在上面附着,这就形成了酵母隐匿的良好场所,从而热水杀菌不易起作用,带来酵母感染的风险。

  聊完了这么严肃的话题,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些在智利拍的有意思的照片轻松一下。

葡萄收割机

超大个南瓜

造型独特的陶罐

用自制烤炉烤全羊

海鲜大餐

发表评论

      作者介绍

      李春光

      李春光(Panda Lee),国家一级酿酒师、国家高级品酒师、现代酿酒技术工程硕士、中国食品协会国家级葡萄酒评委、国葡中心国家级葡萄酒专家评委。从事葡萄酒行业17年,曾服务于世界500强——中粮集团,为其旗下长城葡萄酒核心酿酒师,累计酿酒4亿瓶。现为法国知名酿酒技术团队OENOTEAM唯一中国酿酒专家,在国内外多家知名酒庄担任酿酒顾问。2014年7月扎根浙江,创办李春光葡萄酒工作室。2015年5月起开始创作《飞酿笔记》,被国内各大知名网站争相转载。

      2015年,其指导的多家酒庄相继荣获柏林葡萄酒大奖赛金奖、贺兰山东麓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品质卓越大奖、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等殊荣并被选入素有“法国葡萄酒圣经”之称的《贝丹德梭葡萄酒年鉴》。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