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的橡木桶情结(二)

2015-02-27 14:56 来源 :  TastingAnnex 葡萄酒与烈酒顾问 作者 :  谭永蕃

  由于成本的原因,近年开始用美国橡木桶,价格只有法国的一半,还有东欧产的。根据法国葡萄酒工艺学家,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讲师,法国人Mosieur Pascal FRISSANT帕斯卡教授的观点,东欧产的比美国产的有更好的复杂性,但稳定性欠佳。至于中国长白山产的,我个人认为比法国产的优雅程度稍低,但比美国的好,香气就不及美国桶。

  新木桶的味道是最浓的,在法国,波尔多产区用新桶最多,由于许多评酒人偏好木桶味,所以酒庄都投其所好。而亚洲的许多消费者,也信任这类酒评家的意见,片面地追求橡木桶味道,甚至忘记了酒的真品性。

  依我看,一瓶好的葡萄酒,是具备“丰富”和“平衡”这两个特质的。酒应有很多令人愉快的味道,越多越好,但不会出现有一种或几种味道特别占绝对的优势,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失去平衡,过度的橡木味会把酒原来应有的味道掩盖或干扰,就不是一瓶真正的好酒了。

  所以,很多传统的名庄都不会只用新桶培养的酒,而是把新桶装的酒与旧桶装的酒做搭配,调出尽量平衡的复杂口感。

  另外,由于技术的进步,一些橡木桶培养替代法也开始应用,例如微氧输入法,橡木片、橡木条及橡木粉则结合起来使用,来复制木桶对酒的影响,这些技术的成本远低于购买完整的橡木桶,与传统的培养法相比,酒的价格会低很多,但这些方法只能达到口感的相似,或做到讨巧的作用,酒的精神,风土特性,我认为是无法复制的。随着你接触葡萄酒的时间的延长,你会体会出来。一如帕斯卡教授所言,人类不能发明东西替代时间和土地!

发表评论

      作者介绍

      谭永蕃

      班长(谭永蕃)
        饮食达人,MBA,职业经理人,管理培训师。玩酒超过25年, 广东首批中山首位WSET三级品酒师,广东首位西班牙葡萄酒认证讲师,WSET四级在读(已完成5科半),中山市酒类行业协会顾问讲师,CWSA(中国环球葡萄酒及烈酒大奖)官方评委, “中国葡萄酒资讯网”专栏作者,“乐酒客网”专栏作者,中山商报“把酒谭天”专栏作者,中山商报“食货志”专栏作者,贺兰山东麓“玩票”业余酿酒师,中山市“班长的酒课室”负责人,“德斯汀安中山教学点”负责人。
        班长除了具有超过25年的玩酒经历而成为中山葡萄酒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外,班长还在饮食领域有丰富的领悟,对食材、烹饪方法都曾经深入学习,也喜欢自己动手烹调以加深对食材的理解。得益于深厚的葡萄酒文化功底,班长对酒配菜理解有信手拈来,化简为妙的神奇能力。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