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堡长相思新风格
2015-02-27 10:25 来源 : 《美酒通信》杂志 作者 : 汪子懿
“有一个新世界葡萄酒产区已经确立了它在长相思上的声誉:新西兰南岛北部的马尔堡。云雾之湾(Cloudy Bay)是开路人,并且很多新酒厂都跟随而上。这里酿造的长相思通常闻上去会有更加明显、更加刺鼻的果香,酒精度也稍微明显一些。”杰西斯?罗宾逊葡萄酒大师(Jancis Robinson MW)在许多年前出版的《品酒》一书上如此描述马尔堡长相思风格。
这也是大家心中所期待有别于法国长相思应有的风格:直接、刺激、浓郁果香与明亮酸度间的平衡,带有醋栗、百香果和草本,有时还会有些青椒味(笔者注,法国卢瓦尔河长相思则更干、酸度极高、香味收敛,有点打火石气息)。如此极具特色、如教科书般精准的香味是20多年前在新西兰马尔堡产区建立;OZ Clark在Grape & Wines(品种与葡萄酒)一书上写道“法国人只考虑长相思的风土,而忽略了该品种本身特性;新西兰人是第一个把品种特性发挥到极致的国家”。想来是由于马尔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关:充足的日照、巨大日夜温差,干燥而长久的成熟期。
因此当首次品尝到那款名叫蒂蔻蔻(Te Koko)的长相思后再难忘:相对柔和的酸度、除了带有金银花、干草本香气外还透出微微蜂蜜、吐司以及烟熏味,复杂而见深度,余味中带有微微矿物质感,慢慢在口中消散。此次有幸受邀参加当地组织的区域品鉴与研讨会才发现马尔堡长相思不再是整齐划一,而已开始呈现出不同风格。
其一,1996年作为前驱,“云雾之湾”酒庄率先把长相思入橡木桶完成酒精发酵,然后部分以霞多丽酿法放入法国小橡木桶陈年(约为10%新桶),并部分进行乳酸发酵那日开始,10年不到时间内越来越多酒庄开始尝试这种能赋予该品种更多结构和内涵的方式酿酒,其中包括具国际声誉的Dog Point,Brancott,Giesen,Auntsfield等等,也有精品酒园Staete Landt,Jules Taylor等。当然每位酿酒师都有其独特的方式,有些会结合法国桶与德国桶,有些会选用大桶,有些橡木桶陈酿可能几个月而有些则达18个月;但都采会用野生酵母开始乳酸发酵,也偶尔进行搅桶,都是为了让口感变得柔和与更富结构。精心呵护,让这些长相思除了带品种特性外,又夹杂着蜂蜜、辛香、烟熏、吐司等香气但又不咄咄逼人;酸度不再那么犀利、但依然保有品种应有的骨架。
第二个变化便是这些年新西兰的酒农也如法国人,开始讨论风土概念。通过几十年实践,人们开始了解因马尔堡土壤多样化、次产区中型气候有些许不同,所以渐渐突出次产区特色或索性把更小产区标于酒标之上:例如,Giesen酒庄Dillons Point长相思,由于Dillons Point处于Wairau谷但比区内其它地方更靠近大海,故海洋性气候更加明显,而 土壤为比较古老的壤土,让此地出产的长相思更加成熟酸度也高。而Vavasour酒庄被标示Awatere谷的长相思就为了突出这个区域果实特性:具有更浓郁的香味——风最大因此果皮较厚;带有热带水果香和更加突出的酸度也更加细腻——整个马尔堡内最凉爽,最干燥也因此极大延长了葡萄生长期;而酒中清冽矿物气息则源于来自冰川作用而形成的碎石,冲积形成的黏土中又交杂着风化的黄土和石灰石。
葡萄酒世界是多元化且相互交融,若酿酒师们秉着互相学习且开放的心态,那么受益的将是我们这些葡萄酒爱好者们。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