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酿笔记(十三)——橡木桶陈酿(上)

2015-10-21 11:32 来源 :  乐酒客 作者 :  李春光

  橡木桶陈酿的方法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书本上介绍了具体的陈酿方法,国内很多成熟的酒厂或酒庄在这方面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也已经成绩卓著。我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若是走进一酒窖,迎面扑来的是纯正香浓的桶香,而没有什么霉味或者类似下水道的异味,那么这一定是管理良好的酒窖。最近去了一次宁夏,看了个酒窖,她基本上能代表宁夏新酒庄酒窖的管理水平。当然,我的看法仅供参考。

  宁夏的橡木桶陈酿有个天然的优异条件,一年四季,地下酒窖的温度基本上都在20°C以下,所以温度的控制不是大问题。但是,湿度的控制是个难题。我看的这个酒窖,在出风口上安装了无动力的排风扇,这个季节,相对湿度基本上在50%略高一些。大家知道,在这个湿度下,葡萄酒会挥发得很快,而且水比酒精挥发得更快,从而引起酒度的升高,这给本来酒度偏高引起不平衡的宁夏葡萄酒带来很大的挑战,我这次就尝到一瓶木桶陈酿一年以上的葡萄酒,扑鼻而来的就是刺激的酒精气,而且吞咽时有酒精的灼热感,我认为这与湿度控制有很大关系。这个酒窖的操作人员见到湿度过低,就会在地面上洒水,然后拖地,从而使湿度升高。可这又使得部分通风不好的死角湿度老是偏高,引起了霉菌的繁殖,这就是很多人奇怪的事,为什么干燥的宁夏,酒窖会发霉。后来,和酒窖的操作人员交流,要是将通风口关闭,湿度会很快保持在70-80%那里,所以我认为这个酒窖存在过度通风问题。我建议,只在每天清晨4-6时开通风,因为这时通风,湿度合适,且经过一夜的沉淀,空气中的灰尘会少很多,这样,每天这样合理通风,既保证了合适的湿度,又更换了新鲜的空气,也避免了湿度不均匀带来的发霉问题,更重要的是,减少了酒精的挥发,保持了很好的平衡感。

  我们都知道,葡萄酒会通过桶板产生缓慢的挥发,导致桶内葡萄酒体积减少,液面与桶顶出现越来越大空隙,我们传统上是用与橡木桶内相同的葡萄酒添桶,这样,桶中的酒和添桶用的酒在添桶过程中都会暴露于空气中,这就有利于醋酸菌的生长,导致产生挥发酸。这里有个常识,葡萄酒如果暴露于氧气含量达到1%的顶部空间时,醋酸菌就可以在葡萄酒的表面生长了。所以,不妨借鉴世界上其他产区的做法,对装满葡萄酒的桶进行密封,将塞子旋转到垂直方向60°(即两点钟方向)后陈酿,这种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大家所接受,是一种有效且可靠的干红葡萄酒的橡木桶陈酿方法。

  在做这个操作时,要是有那种专门设计带旋转轮子的木桶架子会更方便更省力。在装满桶后,用橡皮槌锤打桶外壁,将附着在橡木桶粗糙内表面的气泡逐出,塞紧橡胶桶塞,旋转至60°,这样可以将桶放置数周,甚至数月而不需要频繁添桶。但挥发还会在桶的上部留下一个空间,实际上今产生100-150mmHg的真空,这部分空间主要由水蒸气组成,只含有一丁点儿氧气,那是从酒中的一点溶解氧平衡到顶部空间的。这点氧气,不会带来氧化和醋酸菌繁殖。酿酒师们不妨尝试一下。

  李春光,国家一级酿酒师、国家一级品酒师、现代酿酒技术工程硕士、中国食品协会国家级葡萄酒评委、国葡中心国家级葡萄酒专家评委。从事葡萄酒行业15年,曾服务于世界500强——中粮集团,为其旗下长城葡萄酒核心酿酒师,累计酿酒4亿瓶。现为法国知名酿酒技术团队OENOTEAM中国酿酒专家,每年会到国内及全球多个优质葡萄酒产区酿造优质葡萄美酒。2014年7月扎根浙江,创办李春光葡萄酒工作室。

发表评论

      作者介绍

      李春光

      李春光(Panda Lee),国家一级酿酒师、国家高级品酒师、现代酿酒技术工程硕士、中国食品协会国家级葡萄酒评委、国葡中心国家级葡萄酒专家评委。从事葡萄酒行业17年,曾服务于世界500强——中粮集团,为其旗下长城葡萄酒核心酿酒师,累计酿酒4亿瓶。现为法国知名酿酒技术团队OENOTEAM唯一中国酿酒专家,在国内外多家知名酒庄担任酿酒顾问。2014年7月扎根浙江,创办李春光葡萄酒工作室。2015年5月起开始创作《飞酿笔记》,被国内各大知名网站争相转载。

      2015年,其指导的多家酒庄相继荣获柏林葡萄酒大奖赛金奖、贺兰山东麓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优质葡萄酒挑战赛品质卓越大奖、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等殊荣并被选入素有“法国葡萄酒圣经”之称的《贝丹德梭葡萄酒年鉴》。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