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园酒庄:始终位于行业的最前锋
2015-01-07 10:57 来源 : 《华尔街日报》 作者 : 托尼·佩罗蒂
分享
怡园酒庄坐落于北京以西 310英里(山西省晋中市),我们一行人造访酒庄时,天气难得地晴朗,酒庄颇具特色的意式建筑风格让人恍若置身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在酒庄露台凭栏远眺,葡萄园里的满目葱郁无尽蔓延,环抱葡萄园的山峦含黛,在远方依稀显现出模糊的轮廓。偶有微风吹过,花园里的几棵小树沙沙作响,打破原本的静谧,树下慵懒倚靠着若干野餐桌方便人们小憩。
怡园酒庄优雅的餐厅里装饰着许多现代风格的艺术作品,训练有素的服务员在我们桌边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这次我们享用的晚餐极富山西地方特色: 刀削面、熏鱼和山西本土的甜点,佐以酒庄的顶级葡萄酒——2008 年份庄主珍藏,这款酒以其微妙的黑莓味和突出的月桂、胡椒、雪松香在罗伯特•帕克先生的评判中获得85 的高分。虽然中国的葡萄酒业前景仍不确定,但怡园始终位于行业的最前锋,并被认定是中国国产精品酒庄的代表。中国的大部分精品酒庄都聚集在北部的宁夏产区,但富有冒险精神的中国人并不只局限于此,将葡萄园的疆土扩展到了丝绸之路经过的荒凉之地和喜马拉雅的山麓丘陵。中国现有酒庄与酒厂400 多家,聘请来自包括法国、希腊、加州和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专家作为酿酒顾问,国产葡萄酒不再如以往以低价出口国外而是被更多有经验有品位的国人直接消费。
近几年中国酒庄的发展超出了大家的想象,2011年四款以怡园酒庄的庄主珍藏为首的国产葡萄酒在北京举办的一场葡萄酒盲品大赛中被国际评委判定战胜了法国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尽管许多人置疑参赛的外国葡萄酒售价低于100 美元,其中还包括48%的进口税,但更多支持中国酒的人仍旧认为这一振奋人心的比赛结果对于中国葡萄酒行业具体划时代的意义,正如同 1976年时,加州葡萄酒在一场国际盲品赛中超越了法国酒,之后当地葡萄酒行业的发展便有如神助。
当下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说服国外消费者给标志着“中国制造”的商品一次机会——这点在葡萄酒的问题上表现得尤其突出。在长达4000 多年间,中国人钟情于以谷物为原料(尤其是大米)酿造的酒,酒色暗沉,属于强化酒一类,与雪莉酒类似。(唐代中国酒的生产经营被中央垄断,朝廷在各地开设酒馆)。在上海的米氏西餐厅,有朋友让我品尝中国的葡萄酒,和其他不知情的局外人一样,当时我觉得这是个恶作剧,脑中联想到的是诸如中毒的症状——味觉丧失、视觉模糊。“五年以前,你或许是对的。”餐厅老板Michelle Garnaut 这样对我说,同时给我倒了一杯怡园酒庄2010 年的霞多丽。在可以俯瞰浦东的餐厅露台上,我品尝到生平第一口怡园,即被它的清爽奔放和悦人的蜜桃香所惊艳。
“中国葡萄酒发展很晚,但赶超迅速。中国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鉴赏水平在短短几年间的达到了新的高度。以往大多数人仅仅关注价格和葡萄,而忽视了葡萄酒瓶里的内容,现在人们有了更加丰富的葡萄酒知识。”佳士得拍卖行中国区名酒部负责人谭业明先生解释说。北京颐和安缦酒店前任总经理Tim Weiland 先生则认为,早年传言的那些将可口可乐和波尔多葡萄酒兑着喝的中国老一代富豪已经今非昔比:“他们在新西兰和阿斯彭都有置业,游历甚广,了解的葡萄酒相关知识甚至超过了我。”“怡园酒庄是代表中国葡萄酒未来的一个典型。” 谭业明先生根据怡园酒庄历年来排行榜上获得的稳定高分分析道。怡园酒庄年产量约200 万瓶,产品以干红为主,同时也有不错的干白出品。明年怡园酒庄或将推出中国第一款起泡酒——一款100%霞多丽酿造的起泡酒。
怡园酒庄由现任总裁陈芳女士的父亲陈进强先生创立,陈先生在70 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移居香港,“怡园酒庄的成功案例在行业内被看作是一个奇迹。最初时我们没有葡萄酒相关经验,销售网络也一片空白。”陈芳女士这样说。1997年陈先生买下山西一片150 英亩的土地作为葡萄园,2002 年酒庄将第一个年份的葡萄酒推向市场,之后陈先生便将酒庄交由女儿陈芳接管。那时陈芳女士毅然辞去高盛集团的职务,然而当年的她对于葡萄酒知之甚少,头脑中与葡萄酒有关的记忆仅仅是中学时代在法国勃艮第产区度假, 喝了两杯之后便倒在沙发上昏睡了一宿。而陈芳女士的接任对于酒庄工作人员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大家都认为她是个女生,太过年轻又缺乏经验。“那时候人们谈话说到‘赤霞珠’,我却连这个名词也没听过。好在最初在高盛工作的经历让我有足够强大的心理迎接一系列挑战。”
我和陈芳女士约在香港一间米其林餐厅会面,餐厅以分子料理为特色,酒单上也供应怡园酒庄的一系列葡萄酒。陈芳女士和我聊到她是如何从头开始一点一滴学习了解葡萄酒。酒庄最早请了一名本土设计师设计了酒标,但看上去整体与酱油瓶无异,销量堪忧。之后陈芳有请到澳大利亚的知名葡萄酒专家肯•默奇森先生作为酒庄酿酒顾问,并且忍痛砍去了葡萄园里一半的葡萄藤以保证出品的酒质,当年这一举动甚至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注意。(在中国,什么事都有可能被放大再放大!) 不得不说的是,在中国销售人们并不熟悉的产品有时也会引发喜剧效果:2003 年怡园在福建福州开设第一家零售店,“整整16 天没有一个顾客登门,好不容易进来了一个,前脚刚踏进店里就被我们的4个店员团团围住,结果那个顾客吓得不轻,撒腿跑走了”
陈芳笑着回忆到。酒庄运营上的突破性进展得益于怡园的葡萄酒成功进入香港、上海和北京的一些高级酒店——半岛酒店甚至委托酒庄生产了一款订制葡萄酒,最初仅仅是为了迎合一些国外消费者对于新鲜事物的猎奇心理,而现在则更多是为了满足国内中产阶级客户的消费需求。“很多中国人都以怡园葡萄酒为傲并且愿意将我们的酒推荐给身边的朋友。”陈芳这样说,但同时也不否认外国对于国产葡萄酒的偏见普遍存在,但她坚信只要保持酒质的稳定,这一局面就会被扭转,正如同新西兰葡萄酒的发展所经历的一样。“人们现在似乎已经淡忘了加州和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刚刚出来时并不被看好,也忘了法国人最初是如何对纳帕的葡萄酒嗤之以鼻。”
作者简介:托尼·佩罗蒂(TONY·PERROTTET):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曾环亚洲,环南美旅行,后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国外特派员。他从曼哈顿东村的现居基地继续转到冰岛、桑给巴尔岛、火地岛。投稿刊物,包括《时尚先生》(美), 《户外》(英), 《岛屿》(美)、《纽约时报》(美)和《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出版《公元66 号公路:古罗马游客的足迹》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