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葡萄酒产业属于初级上升阶段,加之行业正在经历战略调整期的阵痛,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尤其是作为一个个性化的产品,目前中国葡萄酒存在着同质化竞争的特点,过多受到外国葡萄酒标准的影响,丢失了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特点。
调整期亦是机遇期,中国葡萄酒产业应该怎么抓住调整机遇?
中国葡萄酒应该依靠“特色”稳步向前,近期,中国著名的葡萄酒专家、国际评酒会裁判、葡萄酒作家、葡萄酒厂设计师和葡萄酒古董收藏家郭松泉向记者讲述了中国特色葡萄酒的分布和现状,他表示,“任何时候,做酒的和酒企想到并做到都应该是自己的特色产品,这是问题的关键。”
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我国是世界上葡萄属植物的主要原产地,在全世界所有70多个葡萄种中,有30多个葡萄种起源于在我国,中国野生葡萄种植资源十分丰富。在郭松泉看来,中国当下有3种特色葡萄酒和1种枸杞酒,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开发,因为这些独有的特色品种,“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第一种是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ex )酒。全球范围的野生刺葡萄资源为我国所独有,北沿至陕西南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武陵山脉(渝东、湘西地区)、罗宵山脉、武夷山脉等地,生长于山坡、沟谷疏林或灌丛中。
郭松泉告诉记者,现在在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当地政府和企业正在琢磨着怎么发展刺葡萄酒。当地人认为,刺葡萄鲜食、酿酒兼用,它的开发,无疑将为我国南方酿酒葡萄及产业发展开辟新天地。
第二种是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ris Rehd)酒。我国野生毛葡萄主要分布在广西区域,并集中分布在罗城和都安。野生毛葡萄在生产工艺上具有“一高一低一强”的特点,即酸度高,糖度低,抗氧化能力强,这就决定它在酿造工艺上与其他葡萄品种有一定的区别。同时,还有一个不同点是毛葡萄酒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降酸。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中天酒庄,工人们正紧张施工。据悉,该项目将被打造成为具有中式明清风格的特色酒庄。酒庄包括有机酿酒葡萄园、葡萄酒地下酒窖、葡萄酒主题会所等。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野生葡萄酒15000千升、白兰地1000千升,年产值约6.6亿元。
第三个特色品种是山葡萄(Vitis amurensis)酒。它主要位于吉林省柳河县。据郭松泉统计,现在全县通过QS认证的葡萄酒企业有19户,可生产甜酒、冰酒、干酒、露酒、爽口起泡酒和无醇葡萄酒等六大系列、20余个品种,年生产能力近11万千升,品牌有紫隆山、清木园等重点龙头企业。
另一种特色产品是枸杞酒(Lycium chinensis wine)。它主要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枸杞酒是我国特有的产品,在酿造工艺和产品特点与葡萄酒近似,故纳入“中国特色产品”。
当下,这类“干红”的小产品正承载着宁夏红集团董事长张金山的大梦想。
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有人曾经问过记者这样一个问题,提起佳美娜(Carmenere)和马尔贝克(Malbec)这两种葡萄酒,你会想到那个国家?正确的答案是,前者是智利,后者是阿根廷。不过,很少人知道这两个葡萄品种原来都来自法国。
但这并不影响两者形成现在的特色。事实上,在酿造过程,智利和阿根廷的酿酒师也没有脱离既有的方法来酿造。他们只是找到生长在他们土地上最适合的葡萄品种。再把葡萄尽自己的能力酿出好酒。这就是自己的特色。
尽管我国拥有酿造特色葡萄酒的资源,但当下产品的同质化严重,极大地抹杀了这种差异化,甚至主要产区和企业也没想到有所行动。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与葡萄产业根据外部市场需要自发跟风,从而导致盲目性发展有一定关系。
跟风现象严重,以至于市场上什么酒流行就一哄而上,产品特色不突出,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一直制约着中国特色葡萄酒的发展。
中国葡萄酒如何用特色取胜?
这需要葡萄酒企业从长远角度去考虑,从企业实际和市场差异化方面考虑产品结构,从葡萄原料、地域条件方面去考虑产品特色,鼓励差别竞争、以减少同质化的恶性竞争,进而形成产区特色与规模。
外国葡萄酒产业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模式。但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时间尚短,甚至,至今还留着旧世界葡萄酒国家的影子。
但我们有着本土化特色葡萄品种,虽然他们在品质上和国际的品种有一些差异。这些品种用来生产国际通用型的葡萄酒可能就是弱点,就是缺陷,如果开发特种产品,应该就是优势,就是独特风格。
因此,我国葡萄酒产业不需要刻意模仿国外的发展管理模式,而是需要充分学习国外的管理、技术、文化和信息等各种先进发展经验,立足中国葡萄酒产业实际,把创新葡萄酒产业经济的发展要求与自然条件、地域文化等优势资源有机融合,形成中国特色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