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萨尔:百年酒庄采收之旅

2013-09-09 10:19 来源 :  《葡萄酒》杂志 作者 :  汪子懿

  秋收的德国葡萄园金黄灿烂,满目皆是浪漫的色彩。然而采收工作充满了艰辛和汗水,一点也没有游山玩水的悠闲。

  忐忑出行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很多缘分与机遇其实数算不清。在上海的一次晚宴上再遇沃克堡酒庄(P.J Valckenberg)的当家威廉·斯丹芬桑德(Wilheim Steinfensand),那段在德国实习采访的美好时光如电影画面一幅幅涌入脑海。

  时间退回到2010年10月,我辞了工作一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来到德国,拖着个巨大行李箱登上开往沃尔姆斯(Worms)的高速列车。由于是首次搭乘德国列车,我根本没搞清自己应该去哪个车厢,只是随意上了拥挤的列车车厢,准备开始为期3个月的德国行。虽然是初入德国,心却是安定的,因为我知道,沃克堡酒庄的一家子正准备着我的到来。

  高速火车在田野间飞驰,蓝天的颜色浓得快流出来,偶尔有几片薄云挂在天际间,地是黄绿交替的色泽,时不时有小镇或工厂从车窗一晃而过。从法兰克福到沃尔姆斯约71公里,其间需要在曼海姆(Mannheim)换慢车继续前行。可怜不懂德语的我,在好心人帮助下才得以顺利达到千年古城—德意志联盟内最古老的城市—沃尔姆斯。一路辗转,终于顺利住进威廉先生位于葡萄园内的大房子。每天在晨祷的钟声中醒来,然后上楼和庄主一家共进早餐—新鲜出炉的黑麦面包,白煮蛋,各式肉肠,奶酪、水果。如今,在上海的家中我也习惯准备这样的德式早餐,并且固执地认为有谷物面包和肉肠相伴的早晨才能开启美妙的一天。

  百年酒庄

  我此行的目的是参与采收和在酒窖里帮忙。威廉的酒庄位于莱茵黑森(Rheinhessen),2010年是个偏暖的年份,因此采收也早,而我由于签证等一系列问题,到达酒庄时,采收工作已进入尾声。于是威廉安排我搭乘火车去了气候较冷、采收较晚的萨尔区(Saar)。萨尔是摩泽尔区(Mosel)的一个次产区,当地的代表品种雷司令(Riesling)在此地每年都上演着酸与甜的平衡大戏。10月的德国,下午五六点天就黑了,我下了火车,夜幕下一位美丽的女子裹着大衣正等在月台昏暗的路灯下,她就是我将要工作酒庄—萨尔斯坦酒庄(Schloss Saarstein)的女主人。

  这座占地24公顷的萨尔斯坦堡在小镇泽瑞格(Serring)独自拥有一片名为施洛斯·萨尔斯坦的顶级葡萄园。从位于山顶的酒庄往下看,目之所及都被葡萄园占据,东边就是窄窄的萨尔河。酒庄现任庄主的父亲于1956年购入这家百年历史名园,让饱受二战摧残的酒庄重新焕发光芒。和多数萨尔河谷酒庄不一样,除了经典的雷司令之外,酒庄还有小部分白品乐(德国称Weissburgunder)和灰品乐(德国称Grauerburgunder)。

  辛勤采收

  入住第二天的凌晨5点就要起床了,吃了早餐后,我拿着手术用手套和园艺剪刀,穿上雪地靴出发前往山下葡萄园。手术用的橡皮薄手套能够非常切合人的手,采葡萄时不容易脱落,而登山鞋能防止滑下山坡,避免险情出现。

  10月底的萨尔河谷,天气阴晴不定,体力下降得很快,采收时节正是秋凉,冷雨和艳阳相间,难怪这里采收者的服装都是冲锋衣或雨衣。这里的葡萄园又是位于出了名的陡坡上,我爬上爬下几次后,早餐时的兴奋劲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好几次由于体力不济,差点滑下斜坡。我这个狼狈的新手,采葡萄的速度远远慢于身边的老奶奶,害得整个采收队伍也只好放慢脚步。然而在采收期间,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抓住放晴的天气赶紧采收,我只好拼命赶上众人的进度。

  采收季节的葡萄园在阳光下特别灿烂,成熟的果实闪着金黄色的光芒—那是可以酿成晚收级别(Spätlese)的葡萄,而旁边夹杂着黑紫红色有些萎缩的葡萄则可被酿成精选级别(Auslese)。身边的女生拿起一串葡萄告诉我,那些已被鸟吃了一半的葡萄或晒伤的葡萄必须被剪除。一个小型采收筐大约能装10多斤葡萄,方便放在采收者脚下,同时也防止筐底的葡萄被压破而开始发酵。这些小筐装满后,会倒入采收队伍中身体强壮的男子背上那约能装百公斤的大采收筐,并运输至葡萄园边上的卡车上,再由车子运送到不远处的酒窖内榨汁与稳定。就这样来来回回好几次,直到休工回家。

  亲身经历后我才知道,采收真是个极辛苦的工作,透支的身体只能利用下午时间待在酒庄休息,以保证第二天的体力。

  学习剪枝

  12月下雪后,我开始在酒庄学习剪枝,穿上雨鞋,戴上厚手套帽子,拿着电动剪枝刀,在葡萄园中穿梭。剪枝就是要剪去当年的老藤—先选取最优的两个老枝,然后一边的老枝留下2芽,一边留着6-8芽,其余全部剪除,这叫做藤蔓修剪法(Cane Pruning system)。

  半天工作下来,我的双脚已冻得麻木,手已无法拿刀叉,但得到“明年可以来工作”的赞许,一切辛劳都已被抛在九霄云外。工作之余,我和种植学家安德烈斯闲聊,问道:“剪枝工作相当辛苦,而且就一个人做,这么大的园子忙得过来吗?”没想他轻松地回答:“剪枝工作可以从树叶全部落下后到其冬眠期结束的几个月内完成,比起采收时的紧张程度,这轻松多了。”果然,剪枝工作过后,这个40多岁的男人就自己去尼泊尔休假去了。

  三个月一晃而过,德国从秋天进入冬季,我也在不同的产区内游走,也一个酒庄接一个酒庄地拜访。葡萄园的生活不紧不慢,却充满欢乐和温暖,因为我遇上的每个人都热情地招待我。现在想来,原来我喜欢上德国酒不仅仅因为其高质量和多变性,还因为我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

发表评论

      作者介绍

      汪子懿

      独立葡萄酒记者,FINE DRINK杂志特约作者,WINE杂志特约记者。APV国际记者协会成员。西班牙葡萄酒学校认证讲师,德国葡萄酒授权讲师。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