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人生
2013-06-21 15:06 来源 : 中国酒业新闻网 作者 : 天海川
不久前,我的文章《美国文学与酒》,遭了朋友的嘲笑:“你又不饮酒,知道什么饮酒的苦与乐?”我一个不饮酒的人说酒,少了切肤的感受,故然可能失之于隔靴搔痒,但也有可能胜在旁观者清。
比如新近刚刚热闹起来的红酒,大概城市中的新富们正把它当作通向文化味或者贵族气的终南捷径,一时间城里的红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因为不善饮酒,红酒自然没尝过几口,但纸上谈兵正是我的长项,或可说说红酒里的人生。
一般人的“纸上”葡萄酒之旅,我建议从台湾人齐绍仁写的《法国人的酒窝》开始,作者跑遍了波尔多、勃艮地的酒庄,笔调轻松地记录了酒庄的见闻与品酒感受,并特别附带了大量美食信息,除了增加葡萄酒知识之外,兼作旅行指南也不错。再专业一点,要了解葡萄酒的演进史,最好的读物可能是休·约翰逊的《葡萄酒的故事》,不少世界级品酒师将其称为“葡萄酒的圣经”,熟读此书,包管可以唬退三分之二喜欢红酒文化的人。
其实饮酒、饮茶、收藏、鉴赏这类文化活动,除了味蕾发达、眼光敏锐、见多识广这样的硬条件之外,更多的还在于个体的感悟和体会。对于千差万别的个体来说,什么是好?喜欢就好。因此,红酒或人生,说来还是一个悟字。
曾经看过一篇写葡萄酒酿造过程的文章,里面有一段话写得很经典:一颗好葡萄到一瓶好酒之间的距离,瓶壁外面到里面的距离,是3毫米。这3毫米的旅程,一颗好葡萄也许要走10年。而且,不是每颗葡萄,都有资格踏上这3毫米的旅程……
的确,每个人都和葡萄一样,都有过挂着露珠、一掐就流甜水的青葱岁月,区别在于,有的人老成了葡萄干,有的人老成了葡萄酒。可是,老成葡萄酒就一定比老成葡萄干更值得骄傲吗?我看未必。老成葡萄干也没啥不好,因为不用忍受粉身碎骨的压榨过程,也无需熬过地狱一样暗无天日的发酵时光。既然是给阳光哄着、给清风拂着迎来了干瘪的老年,实在是不用羡慕人家在水晶杯里摇曳的晚景,正如你心里的甜蜜和它心里的酸涩,都是冷暖自知。从来就没有一种人生是完美无缺的,谁也不用特别羡慕谁。
酿酒如此,品酒也不例外。听过很多品酒国人讲某款葡萄酒,先是散发出金盏花的香气,随后是焦糖玛奇朵的甜香,最后是橡木、皮革的味道之类。不由特别愤怒,中国人,有几个知道金盏花是何物?又有几个喝过焦糖玛奇朵?袁枚在《随园食单》说“汾酒,酒中之光棍也”,直言汾酒入口凛冽,消散得也快,多么脆爽。既然是在谈文化,干吗不用咱们中国人能懂的语言?要是有人创出一套“这款酒的骨架是汉唐气象,这款酒如玄言诗般淡乎寡味”之类中国版的葡萄酒话语体系,又或者,干脆做个红楼十二钗版或金庸群侠版的葡萄酒品种名录,那才令人佩服。喝酒也不过和过日子一样,各过各的,各说各的,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折磨自己的日子。
最后说说“醒酒”。不是醉后喝蜂蜜水、醒酒汤醒酒,而是有人争论葡萄酒喝前要不要醒?我的意见是当然要!不管物理上有没有作用,但从情感和姿态上一定要有这个仪式。这就像使睡美人醒来的那激情一吻,没有这段前戏,后面的高潮就不可能来临。
这让我想起了炒茶的过程,其中有个步骤叫做“等青”,懂得等待的意义是人生里很高的境界,为了在花开最美的时候遇见,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