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上)

2013-12-26 17:06 来源 : 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 : 苗炜

  2005年5月,在西西里的3天,我喝了至少300种葡萄酒。从罗马转机到巴勒莫,我和酒商老李在机场等人来接机。老李娶了个意大利媳妇,专门做意大利葡萄酒的进口生意,我们到这里参加一个葡萄酒推广会。来接机的是像模特儿一样标志的两个小伙子,穿着合体的西装,领带比较夸张,能说,叽里呱啦说了一路。环岛公路能让你随时看到大海,阳光耀眼,路边满是葡萄园。这样开了一小时,就到了西西里小城马莎拉。不去酒店放行李,就直接把我们扔到了展销会现场,现场大概有100家摊位,每家都有若干种葡萄酒,小伙子热情地说,尝尝吧。马莎拉出产西西里岛一种很特别的餐后酒,据说在古罗马时代就有了,到18世纪60年代,马莎拉甜酒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意大利政府在1931年10月15日颁布了一条法令,对马莎拉的产地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是意大利关于法定地区(DOC)葡萄酒的第一项完整的法规。我没喝过马莎拉甜酒,倒是尝过意大利的葡萄烧酒,这一次,各种甜酒烧酒敞开来喝。每个摊位前都有一个大桶,让你尝了酒之后吐出来,即便这样,100个摊位转下来,也足够把你喝得晕头涨脸。酒商老李比较矜持,遇到可口的酒,就停下来和人谈价格。我和老李抱怨,葡萄酒的价格实在太玄虚,他给出了一个最好的建议——到北京,找那些专门服务于洋人的超市,意大利酒75元的就不错,从75元的酒喝起,慢慢尝试100元以上的。我知道,在巴黎,超市里的葡萄酒,2欧元的就挺好,20欧元以上的就算相当好了。老李的原则是,找便宜酒,从西西里岛运到中国,摆到超市里,价格还在100元上下。他劝我:“你别着急学这些葡萄酒的知识了,葡萄酒要在中国有更大的市场,绝不是每个人都自己去学着欣赏红酒,比较好的路径是培养侍酒师,然后到高档一些的饭馆里为客人服务,中餐厅如果能有人在吃饭的时候点上几瓶葡萄酒,那这个市场才会逐渐打开。”

  马莎拉小镇上的旅馆,有厚厚的百叶窗,外边永远是刺眼的阳光,因为空气清新,这里的光线有更强的穿透力。头一个晚上,我们被请到多纳福加达酒庄大吃大喝了一回,酒庄老板GiacomoRallo是西西里葡萄酒协会的副主席,女主人Gabrialla现场演唱了一曲意大利歌剧。第二天晚上接着去酒庄——酒庄里摆着大缸,缸里面是通心粉、柑橘、橄榄,几个壮硕的男子表演了一个舞蹈,是表现制造海盐的劳动过程的。在看这个舞蹈的时候,我忽然明白——葡萄酒并不只是酒桌上的玄妙学问,它是农业生产,柑橘、葡萄上都凝结着辛勤的劳动,它还是一种纽带,连接着我们对于土地的感情。

  在马莎拉的展览会结束后,我们在巴勒莫市逗留一日,寄宿在老李的朋友家里。这家的两口子,都是意大利《共和报》的记者,他们陪我们浏览市容,招待我们吃了一顿晚饭。晚饭从21点半开始,一直吃到凌晨两点。还有一位中年女性作陪,5个人喝了5瓶葡萄酒,那真是一顿愉快的晚餐,饭馆的老板娘每拿上来一瓶酒,就叽里呱啦地介绍一番,老李给我翻译——这是西西里哪个村子的酒,那是西西里哪个村子的酒。喝完葡萄酒,接着在饭馆里喝烈酒,回到家里再尝尝茴香酒。第二天去机场的路上,我还觉得晕乎乎的,西西里岛的阳光还是明晃晃的。

  瑞士沃韦的阳光就显得收敛好多,那是2008年的春天,到沃韦之前,我从不知道这里还是个著名的葡萄酒产地,路上才看见山坡上大片的葡萄园。当天晚上在一家酒庄用餐,餐厅正对着日内瓦湖和连绵的雪山,有一种说法是,沃韦的葡萄酒受上天眷顾,拥有金、银、棕三个太阳。金色是真正的阳光,直接照射在陡峭山坡的葡萄园上。银色的太阳,是湖水反射的太阳光芒;而棕色太阳,则是指山坡上那些深棕色的石头被白天的阳光烤热夜间所散发出来的热量。酒庄主人的儿子负责接待我们,小伙子颇为羞涩,我们问他:“沃韦的葡萄酒怎么在中国看不到呢?你们不出口吗?”小伙子生硬地回答:“我们不出口,都留着自己喝。”这里的酒的确大多在瑞士境内就被消耗掉了。他们的葡萄酒节,每25年才举办一次,这大概是一种“瑞士时间”,低调而节制。

  如果经过一定的训练,我现在就可以回忆出西西里葡萄酒和沃韦葡萄酒不同的味道。真正的酒客会告诉你,葡萄酒的香气通常分为三层:第一层香气是葡萄本身的香气,每个葡萄品种都有自己特有的香气;第二层香气产生于发酵过程当中;第三层香气是酒在发酵完成之后陈化过程中形成的。李飞,北京一家葡萄酒培训机构的老师,坐在我面前,桌子上摆着一个木头盒子,盒子里是54瓶香精,分别标注着“烟熏味”、“柑橘味”,“柠檬味”,这个工具叫做“酒鼻子”,记住这54种香味,是品鉴葡萄酒的基础课程。“盲品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香气来更好地识别葡萄品种。比如西拉(Syrah)酒中胡椒的香气(Pepper),琼瑶浆(Gewurztraminer)酒中荔枝(lychee)的香气,黑皮诺(PinotNoir)酒中樱桃(Cherry)的香气,白苏维翁(SauvignonBlanc)酒中黑醋栗芽苞(BlackcurrantBud)的香气等等。酒精发酵是香气形成的重要过程,典型的香气有香蕉、菠萝、苹果。在白葡萄酒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后,还会产生榛子和奶油的香气。酒在陈化过程中形成的香气,是一个将果香转变成为酒香的过程,香气会变得更细腻,更复杂。在葡萄酒成熟过程中,白葡萄酒会带有干果、杏桃的香气,红葡萄酒则会具备李子干和无花果的主要香调。橡木桶会给酒增添一些烘烤和烟熏的香气。地域也会对葡萄的香气有很大的影响。寒冷地带种植的葡萄,高酸水果的香气会多一些,例如柠檬、青苹果。温暖地带种植的葡萄,甜美水果的香气会体现得多一些,例如菠萝、芒果。葡萄园山坡中间的部分是最好的,阳光充足,土壤排水性好,空气流通佳。这样的地方出产的葡萄酒通常会有紫罗兰的香气,也就是好酒的代表香气。如果是在山脚下,通风不好,又比较潮湿,酒中就会出现类似蘑菇的香气。”

  李飞,在英国念高中,上大学,然后参加葡萄酒培训课程,“学费并不是很贵,但喝酒的钱可真花了不少”。我相信,英国是一个喝酒的好地方。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有本小说叫《杯酒留痕》,开头是3个人坐在酒馆里,面前是他们一位酒友的骨灰盒,人活一世,就像酒杯里留下的残痕。但饮酒的确是美妙的记忆,另一本英国小说《旧地重游》,两个小伙子喝雪利酒,喝勃艮第的葡萄酒,他们的品评是:这个酒稍微有一点羞涩,像一头大眼睛的羚羊,那个酒如同有花纹的妖精出现在织锦般的草地上。这是戴在雪白脖颈上的一串珍珠项链,那个像最后一匹独角兽。从历史上看,英国是最早享受法国葡萄酒的地方,他们的培训课程也是国际公认的权威。李飞回国后致力于葡萄酒的培训,经常飞到全国各地讲课,自然也免不了酒桌上的应酬,他的记录是9瓶酒。“咱们这里的白酒文化太强势,即便是喝葡萄酒,也讲究干。在南方,我们喝酒就是一满杯一满杯地来,我们说今天品酒,那就半杯半杯地干,不过,只有真正好真正少的葡萄酒才值得去慢慢品。”李飞说。

  李飞的学生里有经销商、侍酒师,也有好多白领,因社交的需要来学习葡萄酒的知识,他的课程是让学生“懂得酒”,何为懂得?就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酒,找到性价比最好的酒。在他看来,300到500元之间的就是好酒了,品鉴出其中的细微差别,才可以更好地去欣赏更贵的酒,否则,“你喝的就不是酒,而是酒标”。

  郝子毅,是一家酒业公司的首席顾问,他的培训教室设在CBD一间写字楼的商铺里,其基础课程也是味道。“我们东方人对于味道的记忆不太敏感,这是因为我们很少用香水用香料,西方人能够很轻松地说出20多种香味。我们有一堂课,大家围坐一桌品酒,然后每个人必须说出一种香味,常常是一圈都转不下来,于是就有人说,这是初恋的味道,这是失恋的味道。这么说也没什么错,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你喝酒,就要建立一种味道的记忆,或者强化一下你的主观感受,这样才能记住一款酒。”郝子毅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