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葡萄酒资讯网

葡萄酒行业遭遇迷失季

时间 : 2013-10-26 11:02 来源 : 葡萄酒商业观察 作者 : 肖竞

  一位在葡萄酒行业浸淫二十年并小有名气的职业经理人,最近做出一个悲壮的决定,离去,与这个行业告别。

  无独有偶,南方一位生产葡萄酒恒温酒柜的企业家打来电话,一怀愁绪。

  该企业家旗下的恒温酒柜品牌,过去三年销售额连续保持30%的增长,去年年底搬进了两倍面积的厂房,当产能与成本大幅增加时,今年上半年业绩竟然严重下滑。

  他问:一夜之间,订单全无,葡萄酒行业究竟怎么了?如何摆脱困局?

  记者咨询了几位曾经非常有方向感的葡萄酒企业家,抛出同样的问题。

  “当前阶段,选什么样的产品?定什么样的价格?选什么样的渠道?采取什么样的推广方式?在营销最重要的4P层面,我都在不断调整和尝试,却没有大的改观。大家都很迷茫。你能告诉我吗?”

  这是他们的问题,态度很诚恳。

  有答案吗?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局面下。

  链条性低迷

  运营商:回款不及时成普遍难题

  这一轮的危机,无论是进口葡萄酒还是国产葡萄酒,都不能幸免。

  国产葡萄酒的主流企业,大部分是上市公司,从他们半年报的数据已经读出,无论是销售额和利润指标,这些企业已经呈现集体下滑的态势。

  进口葡萄酒运营商则面临更大的危机,由于体量较小、品牌力较弱以及渠道相对单一,更容易造成消费者流失。记者在7-8月针对30余家进口商进行了一次调查,保持增长的只有三家,10家左右的销售业绩和去年同期持平,大部分进口商销售下滑,甚至一些进口商的业绩遭遇腰斩。

  “老客户打款不及时,他们库存也大,新客户开发难度更大。在过去的几年中,想做葡萄酒的客户都做了,想换产品的基本上都已经换了。”广州蓝泉酒业董事长况维义称,这也是很多运营商的心声。

  2013年上半年,发生在葡萄酒行业生产商、运营商群体上的故事,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壮感。

  一个明显的改变是:这些曾经坚持大手笔、大分销路线的运营商们,也开始尝试直销。

  比如国产葡萄酒领袖企业张裕,组建商超直销部,厂家直供部分国际KA连锁卖场;比如一些进口葡萄酒大商,曾经是那么依托分销商,目前也在成立直销部门,直接供应终端或者直接寻找VIP客户。

  “对于运营商群体而言,此时选择开拓直销渠道,并非原有的战略初衷,更多的是无奈。因为他们发现,很多分销商不打款了。”上海睿玖葡萄酒咨询公司首席顾问郭福生称,即使开发直销业务,对于很多负责人而言,也是投入巨大,无从下手,风险大过机会。

  分销商:从游刃有余到去库存

  今年上半年的最大变化,在分销商身上的体现更为明显。

  如果说从2012年开始,国产葡萄酒生产商、进口商就已经感受到了压力,竞争进入白刃战,但各地的葡萄酒分销商对下行压力的认识还不深,有的还可以依靠名优白酒来分散葡萄酒的风险。他们还是在游刃有余地选择上游,从容地扮演着各大运营商酒桌上贵宾的角色。

  但是2013年,这个群体也开始不淡定,因为他们发现,和过去两年相比,一些葡萄酒很难动销了,特别是广受官商群体追捧的进口葡萄酒。

  “今年没有和任何一家上游签订经销合同,减少库存才是我们的目标。”成都爱你一万年公司董事长郭鹏称。爱你一万年是四川葡萄酒经销商中的代表企业,在过去几年中每年都有选择不少上游合作伙伴,但今年却在产品引进和补充上停止了脚步。

  广西一家代表性经销商对记者说,和往年相比,在当地的动销开始变得更为困难,反正门槛也不高,如果进口商再让我大额打款,我干脆直接去做进口商算了。

  浙江有一些葡萄酒经销商,开始超低价抛货,究其原因,竟是萌生退意。

  投机商:出局

  今年上半年,在厂商链条上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很多曾经呼风唤雨的团购商已经出局。

  出局者中,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政府团购支撑。

  记者的一个团购商朋友,也是CASTEL体系下某运营商的分销商,他手里有两个重要客户:某大型国有企业和某地方政府。2012年销售额接近100万元,2013年6月,这个朋友却已转投金融行业,他在电话中称:“都说金融行业也难做,但相对进口葡萄酒行业,费效比高多了。”

  成都橡木桶酒窖负责人陈瑞东反问记者:“你有没有统计过今年上半年本地关门的葡萄酒专卖店?我觉得20家都不止。”

  在和业内人士的不断探讨后,记者发现这些出局者也有共性:进入葡萄酒行业的时间普遍不长,大部分人是2010年以后,从房地产行业、能源行业、金融行业、服装行业转行进入的投机人士,这其中大部分人也并没有把葡萄酒当成主业。

  “问题就来了,2009-2012年这一轮葡萄酒爆发增长期,这些投机商在其中贡献了强大的力量,采购极不理性。他们的出局,让行业又恢复了平静。”上海睿玖葡萄酒咨询公司首席顾问郭福生分析称,进入酒类行业十年以上的经销商,如果不是特殊原因,很少有出局的现象。

  成都橡木桶酒窖却在今年中秋前夕打了一个大胜仗,陈瑞东设计的葡萄酒礼盒被抢购一空,连他自己也大呼意外。

  “你采取了什么样的营销手段?”记者问。

  “没有太多技巧,可能是我从不依靠政府团购,也可能是出局的人太多了。这真是一个变幻莫测之年。”陈瑞东称。

  乱了方寸?

  在非常之年,悲观情绪蔓延。重压之下,很多企业也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看似眼花缭乱的背后,能真正产生效果吗?

  抱着“变总比不变好”的理念,很多企业开始了他们的变革之路。

  扁平化与代理制并用

  2013年,关于代理制和扁平化的议题,成了很多葡萄酒大商们的焦点课题。

  在国内扛着“最出色扁平化运营模式”荣耀的张裕,因为业绩的压力,也开始了代理制的尝试。他们拿出部分高端产品,给经销商地盘和更高的利润空间,希望能开拓新的增长点。

  “问题的根源是,2013年的难题不是选择产品和利润高低的问题,而是经销商的库存压力释放的问题。给经销商地盘,进行区域独家代理制操作,意味着独家经销商会面临更大的业绩压力,在这样一个行业低谷之年,他们愿意去冒这个风险吗?即使部分经销商愿意去占位,他们又真能完成厂家下达的业绩要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提出了质疑。

  这位业内人士称:“扁平化以及严格的管控,已经被市场证明是先进的营销方式,张裕如果此时走代理制的老路,可能会满足部分经销商的需求,却难解决市场的全部问题。”

  “市场面临的问题,最终是消费者能否为此买单的问题,利润空间设计得再好,如果不直面消费者的需求,问题终究会抛给未来。”郭福生称。

  与此同时,一些一味采取代理制、分地盘的葡萄酒运营商,也开始了“扁平化”的尝试。

  北京一家知名进口商,在过去几年中只有二十多位经销商,基本上每个经销商都有很大的地盘。2013年上半年,这家进口商的业绩相比去年同期,缩水三成。

  “我决定重新划分地盘,取消一些省级代理商,逐步向市级经销商转变。”这位运营商企业的负责人称。省级代理商都有瓶颈,一旦做到一个层面,就无法突破。而且因为他们有一定的分销网络,并不愿意直供市场。”这位负责人称。

  “增加中小经销商就能解决回款问题?您会不会为此组建团队去服务这些中小经销商并管控好市场吗?他们的打款额度,能达到您回款的要求吗?这些中小经销商能顺利动销?”记者又抛出了系列问题。

  该负责人也给不出答案。

  价格混战

  更离谱的变革方式就是打价格战。

  浙江一位进口商,因为库存压力,竟把AOC级别的法国原装进口葡萄酒标价16元,低于成本价30%抛货。

  “我去晚了一步,没有抢到,据说一次抛了五六个货柜的酒。”陈瑞东告诉记者。

  一些酒商因为前期囤了不少的名庄酒,就开始杀价。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酒商告诉记者,他前段时间欲采购几箱力士金,于是到处询价,一轮电话下来,有的进口商竟然报出比成本价低30%的价格,而且如假包换,很显然,这些酒商的资金链遇到问题了。

  “在欧洲商人看来,这种情况不可思议,但是在目前的中国,亏本抛售无处不在。因为这部分群体当初进入就是投机心态、灵活对待。但是对市场而言,却是起到很大的负面作用。如果部分消费者知情,他还会信任所谓的真实价格吗?”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酒商称。

  更多的经销商,则选择了买赠的方式,比如买一瓶白酒送一瓶葡萄酒,买一条烟送一瓶葡萄酒。

  “这种超出常规的促销行为,是对葡萄酒以及对营销的极不尊重。一旦开了先河,消费者就很难对该产品再提起信心。”郭福生称。

  跟风微营销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葡萄酒商们一个更明显的变化就是,疯狂上马微营销。似乎哪家酒商没有建立微营销工具,就跟不上时代潮流。

  事实是这样吗?微营销又成就了多少酒商?

  记者随机选择酒商做了一个访问,访问得到的回答大体是两种结果。

  第一种结果是:

  “您如何看待微营销?”

  “非常重要。”

  “您企业微博、微信平台的粉丝有多少?”

  “很多,可能几十万粉丝。”

  “如何运营这些粉丝?粉丝能否直接或间接带来销售?”

  “目前对销售的帮助不大。”

  第二种结果是:

  “您如何看待微营销?”

  “非常重要。”

  “您企业微微博、微信平台的粉丝多吗?”

  “目前不多,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吸引粉丝的关注。”

  显然,酒商们都知道微营销很重要,但普遍遇到两个难题:一部分人不知道如何拓展粉丝数量,另一部分人虽然获取了粉丝,却不知如何利用粉丝去拓展销售。结果一样,新工具对营销的帮助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所有酒商都疯狂上马微营销,却很少有人知道微博、微信的真正功能。”郭福生称,没有人静下心去研究微营销工具、消费者与动销的内在联系。

  “病急乱投医,将会是2013年的常态。”郭福生称,无论是运营商还是经销商,如果只知道跟风微营销,而不思考其中的关联以及行业本质,不直面买单的消费者,最终将被无情抛弃。

  有些酒商不乐意了,既然这些变化和创新都是徒劳,那谁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创新并非徒劳,只是不要穿新鞋走老路。”盛初咨询总经理柴俊在他的微博上称。

  启发性案例

  最近记者听到的消息,也并非都是坏消息。

  ASC一位高层最近就透露,他们在今年上半年,还是保持了大约10%的增长。

  广州蓝泉董事长况维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们研发的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自动MINI酒柜,在试点阶段取得突破,给他们团队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知情人士分析:“ASC在中国这么多年,确实是一步一个脚印。他们的思路从来是不局限于传统经销商。他们从高档星级宾馆起家到直供KA、高档酒楼,以及向传统经销商、团购客户分销,甚至以一手价格向高端消费者直销。显然,ASC在扁平化上非常彻底。

  另外,ASC虽然独家带动了很多畅销品牌,比如拉菲系,比如奔富系,但在这些独家畅销产品上,ASC坚持平价出货,甚至2013年上半年还针对客户策划了多场特价活动,比如买两箱送一箱,让利合作伙伴,压缩水货的市场空间,将水货挤出市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ASC多年的坚持,让他们在此时此刻经历住了考验。

  而广州蓝泉自动MINI酒柜的成功,按照况维义的说法,“不仅仅是自动MINI酒柜和中国银联捆绑的成功,而是与年轻消费者、时尚人士沟通的成功。”

  况维义称,他们最近三个月在广州试点,投放了20多台机器,布局在大型写字楼、高端住宅区、年轻人聚集区等区域,自动MINI酒柜中葡萄酒的定价以平价为主。基本上这20多台机器,三个月的平均利润额,接近了机器成本的一半。广州蓝泉为此也配套开发了专用二维码、开通了专业微博、开通了微信平台,目前也在研发APP。

  “我们利用这些微营销工具,去和每一个对葡萄酒感兴趣的粉丝沟通,并且及时推荐酒款和策划各种促销活动。只要加入我们的平台,扫描我们的二维码,都会有惊喜相送。”况维义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打破常规,统一推广,将新产品和新的推广工具深度结合。

  “我估算了一下,如果是加盟自动MINI酒窖,一年能收回成本。这将是葡萄酒渠道层面的革命。”况维义告诉记者。

 

新闻评论

      热门点击

        最新报道

          客服 顶部 底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