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与酒
2012-05-17 16:14 来源 : 南方日报 作者 : 陈敏
俄罗斯人特能喝酒,这是到过俄罗斯的人们公认的事实。他们喝的是酒精含量在40度以上的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及葡萄酒,啤酒不作为酒类招待客人,啤酒只是平日喝的饮料。
我在俄远东地区的海参崴市工作了3年,合作单位的一位女工程师,年过六旬,我叫她加利娅阿姨。3年里,我与她及她的家人相处很亲近,每逢节假日都去她家做客。她的丈夫巴维尔是位德高望重的妇科医生,一子一女都是大学毕业。我初到时,她的儿子刚参加工作。他初次把女朋友带回家时,加利娅阿姨邀请了我,还有几位邻居。铺着台布的长桌上摆满了各式沙拉、俄式热菜、面包、水果、刀叉、餐巾、饮料,当然还有酒——一瓶伏特加、一瓶威士忌、一瓶香槟、两瓶葡萄酒,还有矿泉水及饮料。伏特加、威士忌为男士而备,而香槟、葡萄酒是女士酒。那是我第一次喝醉,不哭也不闹,只是忘了平日的拘谨,变得大方、爱表现。
俄罗斯的节日颇多,从一月份开始有东正教的“圣诞节”、俄历新年、国家卫士日、宪法日、三八妇女节、二战得胜日,还有教师节、建筑工人节、渔夫节、医生节、宇航员节等,到公历的新年足有二十多个节日。俄罗斯人对待每个节日都比较重视,都要郑重其事地喝酒,伏特加和香槟酒、葡萄酒一样也不能少。对待生日、结婚纪念日就更不能忽视了。家人互送礼物,要邀请朋友、友邻同庆。同事们分别买来酒、巧克力、水果等,过生日的人从家里带些吃的,下班后坐在一起边喝边聊。
俄罗斯人喝酒用的是小盅,要喝就一饮而尽,举起杯,没干是不礼貌的。他们喝酒纯属自愿,喝得痛快,乐在其中。俄罗斯人喝起酒来比较静,没有酒令之类的吵闹招儿,只是祝酒词挺多,喝有喝的理由,比如第一杯,一般是些祝贺、欢迎之类的词儿;第二杯要为在座的女士干杯;接下来是为家人的幸福、为在座各位的健康干杯,实在没理由了就为“你”干杯。
那年,我随一个商务代表团访问拉脱维亚的首府里加市,同行的4个人没一个能喝酒的。我那时还是学生,更是滴酒未沾过。里加市的市长宴请我们,席间,喝了几个“祝酒词”后,轮到为健康干杯时,团长已支持不住,便请我这位年纪最轻的代他同市长喝了那杯酒。在俄罗斯,社交场合是不勉强女士喝酒的,女士一般喝点香槟酒,多少自己随意,也可以饮料代酒,象征性地举杯沾下唇,开怀畅饮是很失身份的。我是中国女士,得按中国国情办事,领导让喝,就得喝。我把那盅伏特加一饮而尽,顿觉一条火舌从嗓子窜到胃里,辣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市长惊讶又感动,连忙让我喝几口矿泉水,说:“喝了就没事了。”果然,略带咸味的俄式矿泉水一下肚,酒劲全没了。
在俄罗斯,“酒精中毒者”如吸毒者一样可怕,它给很多家庭造成了不幸,给健康的家庭生活蒙上了阴影。加利娅阿姨的丈夫巴维尔叔叔和蔼、有教养,平日他总捧本书或报纸读,读罢还会讲给我们听。可如果他从车库回来,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唠叨而暴躁,还会说下流话。俄罗斯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车,加上俄罗斯的土地面积大,所以几乎每家都有车库。车库兼做仓库,还有用于贮藏过冬食物的地下室。车库是男人聚堆的好去处,巴维尔叔叔经常同楼上的萨沙叔叔等人去车库聚会,边喝边聊。冬天,他们背着铁片子做成的渔箱,脚穿齐膝的套靴去钓鱼,第二天回来也是先在车库喝完了再回家。虽然这时他们总是让大家不快或尴尬,可加利娅阿姨从不会当着我跟子女的面训斥丈夫。楼下的莉莎阿姨很早就跟酗酒的丈夫离了婚,加利娅阿姨的另一位女朋友欧利娅也因丈夫酗酒而离了婚,一个人艰难地把女儿抚养成人,不幸的是她的女儿也嫁了个酒鬼,只好带着自己的女儿住在母亲家里。海参崴是个港口城市,海员很多,酒鬼也较其他城市多,每天在街头都会见到喝得乱晃的醉鬼。在海参崴的3年里,我两次见到冻死在街头的酒鬼。
中国人喝酒得有下酒菜,起码得有盘花生米。可我经常见到俄罗斯人一杯酒、一杯矿泉水、两片面包,一口将伏特加闷下,再喝下水,然后嚼面包。伏特加酒之于俄罗斯,犹如茅台酒之于中国,是一个民族酒文化的象征。但是,在中国,酒类的广告比比皆是,而在俄罗斯生活好几年,我从未见过一则关于伏特加酒的电视广告。即便如此,伏特加酒不仅遍布俄罗斯的每个家庭,而且还出口到世界各地,特别是享誉美国。
我曾经应同事的要求为他们带过一瓶伏特加酒,大家喝了,说感觉像喝酒精。而俄罗斯人对我们的白酒评价不很高,可能中国白酒的曲香让他们无法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