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酒 中国造?
2012-02-02 13:51 来源 : 新浪博客 作者 : 方军
引言:3月26日,法国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与中信华东(集团)有限公司在山东蓬莱签署,高调宣布共同投资在蓬莱兴建葡萄种植园和葡萄酒庄,其中一期总投资为1464万美元(合1亿元),主要从事优质葡萄种植及高品质葡萄酒的生产和销售。
布局中国 投建葡萄园
在金融危机后,随着国外市场持续低迷,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国外葡萄酒避风的港湾。中国市场的兴衰将直接影响到国外葡萄酒在全球的战略布局。面对如此重要的市场,罗斯柴尔德家族当然不会忽视。
提起“罗斯柴尔德男爵”与“拉菲”两个词,在中国葡萄酒消费者中几乎无人不晓。作为国际知名的葡萄酒生产商,其所拥有的拉菲酒庄(Château Lafite)自1855年起,就位列法国五大顶级酒庄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声名显赫。当然作为世界顶级名庄,拉菲并不担心自己在中国的知名度不够。而今深度加入到葡萄酒行业的利益角逐中,不过显示其对中国市场的绝对信心与深谋远虑。
就在拉菲酒庄宣布将在中国建立葡萄园之后,罗斯柴尔德男爵葡萄酒经销公司(Domaines Baron Rothschild,简称DBR)总裁表示,早在15年前拉菲就已考虑在中国建立葡萄园,并与中国方面2006年开始接洽。DBR公司CEO Christophe Salin表示,虽然在中国建立的葡萄园还未正式命名,不过不太可能从事短期生产。预计明年开始种植酿酒葡萄。虽然具体要种植什么品种还没有定下来,但可以肯定的是,种植的葡萄将是红葡萄酒品种。“中国造”拉菲葡萄酒将延续拉菲酒庄的传统风格,也会结合中国特色。
自由之地 海外成乐土
近年来,法国本土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下降,出口形式一直不乐观。而在国内除了激烈的“内部竞争”外,目前土地价格和税收压力使得葡萄酒家族企业很难扩展;加之厌倦了波尔多特殊的市场销售体制,希望摆脱保守主义管理和复杂苛刻的AOC制度带来的自由等等,都给了法国酒商投资者们到海外碰运气的巨大决心和动力。
不可否认,如今许多国家葡萄酒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产量的增长都有法国人一份功劳。许多知名的葡萄酒生产商跟罗斯柴尔德家族一样,把法国优秀的酿酒技术和理念输出国外:埃里克·罗斯柴尔德(Eric de Rothschild,拉菲酒庄总裁)分别与与加州的Chalone、智利的Los Vascos和葡萄牙的Quinta do Carmo合作;Edmond与其子Benjamin de Rothschild在南非创办Frederiscksburg;玛哥酒庄总监Paul Pontallier和Cos d'Estournel酒庄前总裁Bruno Prats在智利投资建设保罗·布鲁诺(Domaine Paul Bruno)酒厂;在海外有投资的酒界大亨数不胜数。就连著名的酿酒顾问Michel Rolland也开始在阿根廷、南非和西班牙投资。
优越投资环境、劳动成本低廉、消费潜力巨大、标签管制宽松,还可充分发挥各自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才华……的确,这些新兴的海外市场如今成了他们“乐土”。
“战国时代” 升级产业板块
作为全球最活跃的葡萄酒市场,中国已提出要在接下来的50年里成为世界最大的葡萄酒产地之一。而与波尔多同一纬度的山东蓬莱,一直被称作“中国波尔多”,经过近几年迅速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区。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目前蓬莱的葡萄种植规模超过1万公顷,每年产量10万吨,95%的葡萄酒都在国内消费。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中低端葡萄酒已步入了竞争激烈的“战国时代”,而高端葡萄酒迎来黄金发展期。基于这一认识,蓬莱开始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发力高端葡萄酒产业,着力打造中国最优的葡萄酒产业板块。目前,蓬莱已拥有君顶、华东百利、盛唐、英国登龙红酒庄等10余个国内外高档葡萄酒庄,可年产酒庄酒1万余吨,实现销售10亿元,利润5亿元。
而罗斯柴尔德家族也认为远东这一地区非常“有前途”。当在中国考察了很多葡萄产区后,最终选定了蓬莱,是基于其气候和地理条件都非常适合种植优质葡萄品种,有潜力酿出好酒。连拉菲总裁罗斯柴尔德·埃理克男爵(Baron Eric de Rothschild)对打造“出色的中国一级酒庄”这一计划深感激动,并表示说:“我很高兴在一个对精品葡萄酒兴趣与日俱增的国家发展葡萄园。”由此看来,不远将来,带有中华“风土”的特征,带有五支箭及蓝、黄瓶盖帽作为标识的“中国造”拉菲,将凭借罗斯柴尔德显赫名声,参与到中国顶级红酒利益角逐中来。
拉菲 还是“拉风”?
愚人节那天,当把这则“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中国投资兴建酒庄”的新闻发给一个业内朋友,他还权当是我拿来忽悠他的话题(因忙得事先不知晓)。不过,就在前不久的一次品酒宴会上,他在场旁听到木桐酒庄(ChteauMoutonRothschild)总经理接受访问。当有记者问是否会考虑在中国投资,对方非常明确的表示“现在不会考虑在别的国家进行投资”。而在目前的经济危机形势下,高端酒全线跌价局面,拉菲选择此时出手投资,着实让朋友他觉得匪疑所思,很是意外。
从2006年开始,国外的名庄酒成为了国内市场上的香钵钵,特别是拉菲受宠成为相竞炒作的题材,人为地被上下游的炒家过度渲染和追捧。喧嚣之势丝毫不亚于当年炒作普洱茶的那股风潮。
金融出身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自然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拉菲的进入似乎也是未雨绸缪。凭借显赫的名声及品牌效应,应该不愁将来的销售。而且也将从一定程度上缩短酒品供应链层次,也可能将制订出一个国产高端酒品质与价格的标杆。
但中国市场有太多的游戏规则和独有的特色,在经销商们“炒货的最疯狂”时段里,大家都开玩笑说,全世界的拉菲都卖到中国来了。来自美国、日本、比利时等地酒品通过各种正当不正当的渠道流入国内并活跃起来。不过在资讯、物流逐步健全的市场经济中,不难满足中国市场对高端酒消费的需求,是否还需要去花上时间和资金来投入?
另外,即使在拉菲的投入和操作下,在中国构建酒庄的葡萄种植与葡萄酒的生产工艺和酿造技术能够得以极大的提升。但复制得了技术,能够复制得了“风土”?复制得了品牌,可以复制得了“品质”?众所周知,新建的葡萄酒庄园,几年内都不会产酒,甚至“好酒”,但迫于投入回报压力与市场诱惑,难道不会进些原酒灌装或是就地取材用新天的原酒灌装?而当“中国拉菲”一旦被市场接受和追捧,是否也会犹如当初永远卖不完的国产年份酒一样大行其道?何况中国葡萄酒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和洗牌阶段,品牌之乱,价格之乱已是最大隐忧。在正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还未进入之前,各类擦边仿冒的国产拉菲已呈“星星之火”之势,这迟到的“李逵”有几板斧来控制市场与渠道?
目前多数媒体报道和很多业内外人都会认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中国投资合作之举将是打造“中国顶级葡萄酒”,不过对于“中国拉菲”,最终的品牌形象与产品定价是否就是剑指高端呢?我们可以看到:法国拉菲·罗氏传奇波尔多红(Legende Bordeaux Rouge)目前市场零售价228元/瓶,而智利拉菲华诗歌赤霞珠红(Los Vascos Cabernet Sauvignon)市场零售价也仅为168元/瓶。而在远在他乡的葡萄酒“新世界”的中国庄园里是否能够“神功速成”,青出于蓝呢?即便去控量以求“物以稀贵”,但要达到世界第一顶级酒庄的同等质素顶级酒,似乎只能当个神话听听还行。毕竟“正副牌”拉菲永远只产自波尔多的波亚克(PAUILC)。
所以,此番拉菲高调正式进入中国,深度参与到中国葡萄酒产业更大利益的角逐中,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不过,口衔“金钥匙”出生的“中国拉菲”,是否就能子凭父贵了?是否真能在今后的中国高端葡萄酒市场中占得先机?或只是一场吸引眼球的商业资本游戏?还真得看后事其如何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