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摩登与艺术

2012-12-13 11:33 来源 :  《酒典》 作者 :  袁大文

分享

  延续欧洲之旅,离开了希腊的关卡,进入了保加利亚南部。这国家有1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比香港大100倍,但只有约700万人口中,与香港相约,难怪车路两旁尽是有待开发的无际草原。路上的马车及简约的民房都告诉我,保加利亚人仍过着朴素的生活。

  早于公元前,喜居于山区的Thracian(色雷斯人)已踏足于这块土地。这2000多年里,这块土地受到多次的战火灾害及邻国的文化入侵,但强烈的民族意识未有受到动摇,语言及生活文化仍能保持到今天21世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保加利亚成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多种限制也令各国的投资者却步,葡萄酒只能维持有限度的生产。直至2001年,国家积极发展新经济路线,在2004年加入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再于2007年成为欧盟体系国家,为保加利亚注入了新动力,吸引了大批的外资企业,令葡萄酒业有了另一番景象。

  经友人安排,我们参观了Belvedere酒业旗下的两间酒厂:位于中部的Menada及近南面的Katarzyna。

  法籍的Cecile Paille(塞西尔女士)是Katarzyna的管理者。刚进入酒庄范围内,已感受到先进及有系统的管理模式。亲善的塞西尔详细介绍了公司的结构及酿酒理念,以原貌的风土和先进的设备,再渗入了法国的传统手艺方法,酿造出一系列的特式酒款。除了本土的葡萄品种如Mavrud外,主要选择Cabernet Sauvignon (赤霞珠)、Merlot(美乐)、Syrah(西拉子)、Chardonnay(霞多丽)、Sauvignon Blanc(长相思)等国际品种。

  根据泥土的特性和天气,每公顷只种约4000棵葡萄树,比法国的一般5000-6000棵低。虽然拥有与波尔多相约的纬度,但大陆性及地中海的气候使得天气炎热,所以水份十分紧张。如果葡萄树太密,水份则不够分配。虽然如此,但在绿色收采后所遗留在地下的葡萄干亦引证了酒厂重质不重量的理念。此举是在7-8月葡萄生长期内将部份的葡萄剪下,让留下的葡萄粒子有更佳的结构,酿出的酒有更好的品质。

  时值收采季节,经人工收采的葡萄串在选料台的运输带上穿过,工作人员挑选较优质的葡萄。一些较严谨的酒庄才会经这过程,因为劳动成本较高,但酒的品质较有保证。

  随着塞西尔进入酿制工场内,眼前一亮的两个景象是,摩登的大型酿酒设备及活灵活现的艺术壁画。前者为下层4排约100个大型发酵缸,并附有先进系统操作,能更有效地监督葡萄酒的品质稳定性,容易理解。令我沉醉的不是酒缸内的酒香,而是一幅一幅不同美态的壁上图像,据说画中是保加利亚人的祖先色雷斯人,设计者更将葡萄树根与人体相连,描述出在当时葡萄酒所担当的重要角色。而酒神像也带出了希腊人及罗马人在这块土地上曾留下过的脚印。在笼罩着酒香的画廊里欣赏各种美丽壁画,是另一番感受,难忘的一幕。

  接着我们参观了藏酒窖。橡木桶仍酿着去年的酒款,而酒窖旁隔着一个玻璃房间,塞西尔称是酿制较高级别的酒款用。隔着玻璃观看,工人正在转动酒桶,查问下,知道这是正在进行发酵,所以要提高戒备,以免细菌污染而影响酒质。一般人不能进入,在我极力要求下才被允许入内拍摄。橡木桶发酵需要较完善的环境及严格监控温度,过程较繁复,但会增加酒体的复杂性,亦避免因过度酝藏而令酒体有太强的木性而导致失衡,一般酒厂不会使用这种方法。过程中要喂饲养料给桶中的酵母菌使能继续工作,所以劳动成本也相继提高,当中有部份橡木桶的面板被换上玻璃以方便监控桶内的情况。其认真及用心,可见一斑,不禁心里暗赞!

  Katarzyna酒厂建于2005年,现拥有550公顷的葡萄园,只有7年的年资,运作已渐上轨道。品试了多款酒种也甚有水准。葡萄树仍年轻,有极大的空间去提升品质。摩登的酒标设计也讨人好感,完善的管理,给我留下了好印象。在过去数年里也有发现保加利亚酒出现在亚洲及香港市场,随着外资涌入及大量土地,欧洲里的这支保加利亚新力军一定大有作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