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秘诀
2011-07-18 16:33 来源 : 好心情原创文学网 作者 : 潇男
我国民间,喝酒的习俗极盛。逢年过节要喝,红白喜事要喝,老人祝寿要喝,生儿育孙要喝,亲朋好友相聚要喝。就喝酒的酒量来看,北方大于南方,山区高于平原,据说这可能与气候有关。
山东人豪爽出名,豪饮出众,大酒量者比比皆是。历史上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那全靠酒的力量。.山东又是孔子的礼仪之乡,待人热情,好客成风,来客则奉为上宾。这儿酒桌上有个规矩,碰杯者连干三杯,违者被视为不恭。第一杯叫“交朋友一心一意”,第二杯叫“好朋友好事成双”,第三杯叫“遇到您三生有幸”,你说哪个敢不喝!当你站起应酒时,对方又有了劝酒新词:“两腿一站,喝了不算;屁股一抬,喝完重来。”后来也有人有了对策,拿起一杯饮料说:“只要感情有,什么都是酒。”或把酒杯交给身边豪饮者:“只要感情在,可以找人代。”对方只好作罢。
东北人豪放大度,义气为重,大盘子大碗上菜,大盅大杯敬酒,往往使客人望而生畏。东北人劝酒的艺术极高,善于因人而宜,各个击破。“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大凡此话一讲,对方只好举杯从命。碰到声称健康不佳者,他们又会使出激将的绝招:“宁可伤身体,不能伤感情!”直至大家一醉方休。
随着经济交往的增多,酒风又刮到了社交场合。客人来了要接风,客人走时要饯行,签约定货要宴请。饮酒之勤,应酬之多,成为诸君的负担。但谁也无法抗拒,谁也无法改变。于是,有人绞尽脑汁想出了应变良策,提出了喝酒的“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喝不喝也不好,喝多喝少都喝好。”此种宽松“政策”一出,众人共鸣,皆大欢喜。饮酒高手尽管痛饮,酒量小者量力而行,不会喝酒者以饮料作陪,真可谓各尽其能,各得其乐,既增进了友谊,又保证了健康,实属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哪知“政策”虽好,执行起来极难,习惯势力往往仍占上风。因此,酒桌上交杯碰盏之声不减,被灌得酩酊大醉者司空见惯。有人把喝酒的过程概括为“六步曲”:
第一步:寡言少语——初次见面,有些拘谨。
第二步:花言巧语——编织理由,掩盖自己。
第三步:豪言壮语——酒性上来,拍胸称雄。
第四步:胡言乱语——饮酒过量,语无伦次。
第五步:不声不语——酒已喝醉,直打瞌睡。
第六步:欢声笑语——酒散告别,带笑寒喧。
据说酒桌上最怕四种人:“喝酒红脸蛋的,头上扎小辫的,身上揣药片的,胃切掉一半的。”第一种人是“以假乱真”;第二种人是“秘密武器”;第三种人用的是“挡箭牌”;第四种人是“酒肉穿肠过”,酒精不吸收。所以,你若和他们拼酒,你只有醉的份,他们是不会喝醉的。
某公司一位老板,酒量平平,犹如程咬金的斧子,顶多三下子。他每次赴宴,都把善饮的秘书带在身边,关键时刻,秘书“保驾”。有一天秘书不在,厂长突然接到请柬,。他只好“单刀赴会”。三杯之后,即现原形。这位厂长急中生智,想起了夫人“教导”,顿开茅塞。于是,他站起来大声说:“诸位先生女士,不是本人不喝,个中实有难处!”“请讲,说出来大家原谅。”接着他一本正经地宣布:“出门老婆有交待,少喝酒多吃菜,够不着站起来,吃不完带回来,路边野花不要採!”他四下看了看,悄悄说:“管她呢,不採白不採!”一席话逗得众人哄堂大笑,再不灌酒,该厂长因而得救。
有一个工厂的厂长,他不去想办法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牌效应,而是把心事用在喝酒公关上,还制定了一套提拔任用公关干部的标准。如什么“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干部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干部不能要;能喝汾酒喝茅台,这样的干部提起来;能喝半斤喝八两,职务工资一块长。”弄得有酒精中毒的,有心脏病发作的,洋相百出。
还有一个公司,靠偷税漏税、制假卖假发了财,于是大肆挥霍起来。出国旅游,花天酒地,弄得员工怨声载道。群众给干部画像说:“基层干部喝白酒,说白(空)话;中层干部喝黄酒,看黄带;公司干部喝红酒,收红包;总公司领导喝洋酒,泡洋妞。”而退休老干部只能”喝老酒,唱老歌,守老伴。”最后,这个单位落得个领导被撤、公司被封的结果。
有一对夫妻因喝酒闹矛盾的故事更有意思。丈夫是个采购员,经常喝酒应酬不回家,老婆就告起了状,从单位告到县里,结果不了了之。请看故事:革命的小酒天天醉,联络了感情喝坏了胃,老婆气得直流泪,晚上睡觉背靠背,找到公司去问罪,领导不当一回事:“有来无往也不对,大家都是为单位。”老婆不服,跑到县里找书记,书记说:“改革开放要搞活,喝酒跳舞都得会。”老婆找到人大,主任说:“只要酒后不犯罪,我不管他醉不醉。”又找到政协,主席说:“凡事都要多协商,不要轻易来问罪。”老婆又跑到纪委,没想到纪委书记还兼了个“三产公司经理”,也要经常去应酬。他说:“该喝不喝也不对,我也有时被灌醉。”这老婆想,看来喝酒定不了啥罪,但长期下去会影响优生优育,于是她又找到计划生育办公室,女主任一听惊笑起来:“怪不得指标老作废,原来你们都背靠背!”
笔者认为:为了工作应酬,正常的饮酒也不是大问题。但不能过度和出格。只要不搞“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只要酒后不去违法乱纪,不去色胆包天,不去滋寻闹事,不去醉酒驾车,就无可非议。当然,像“达人秀”著名评委高晓松那样,因喝酒误了大事,自己追悔莫及,群众大为惋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不可理解的是,现在的酒价涨得惊人,一瓶茅台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这不仅让酒客生畏,百姓们搞不懂,要是让李白知道了,也会咋舌抱怨:“这等酒价,叫我如何醉酒作诗?那我酒仙诗圣的帽子哪还能保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