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美,心静

2011-10-11 16:49 来源 : 好心情原创文学网 作者 : 小米爱

  走进书店,就闻到空气中散发着书香之气,书店很静,静的眼睛只能看见书玲琅满目的放在书架上。我径直走到散文的书架中,捧起一本张小娴的散文,喜欢手指和纸墨之间的交流,书美丽的包装和朴实的文字渐渐打开内心感触。
  
  一直是喜好看书的人,因为书能满足我喜静的感觉,一本书,我拿起会看它的序,因为一本书的精华也在序的编写上。就像一家服装店的门面,顾客会因为它的特色,或者别具一格,会走进去看那些衣服。最终使人有了购买的最终决定。而一个本真正的好书,它的序首先会让人想要对它充满阅读的兴趣。在这个高节奏的现实生活,人们对阅读的渴望只增不减,虽然现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但是有些爱好文字的人,愿意喜欢拿起一本厚厚的书,孜孜不倦的阅读,以保持心灵的静如水。看书能够调解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然而现在的书却泛滥的很,看起来玲琅满目,但实质是速食的阅读不会有多少感动。几个笑话,穿越小说,鬼故事。当然也有一大帮追随它的粉丝。但是那些却是我不钟爱的,相比而言我更喜欢看散文,看小说。感动于每个故事,或随着主人公心动或者心痛。那时候的自己已不在是自己,只是一个书里的女主角或者/男主角。总是希望小说的结尾是大欢喜。那时候的心也跟着书中的人物一个放松。看小说能够感同身受的体会小说中的那种情感,会体会简单的文字温含着多少情感。
  
  而散文让我的感动之处,不是因为散文里的文字有多么的诗情画意,而是一篇短短的文章,写出了不同意义。有现实批判的犀利,有感情里那些耐人寻味的道理。让人懂却也似懂非懂。温含着意义又更深一点。而我则更喜欢毕淑敏和张小娴的散文。读的时候总是那么的耐人寻味。
  
  记得小时候,七八岁的那时候喜欢看童话书,但是家里有没有这样的书,所以每次去姐姐家多要翻她的书库。看姐姐高年级的书。那时候也不认识多少字,就简单的看插图。后来上了小学,那时候学校里有图书馆,那时候才真正意义的上的接触书。看那些有拼音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毛毛虫变形记,是我那时候的最爱。但后来看看抗日战争时期的书,看《小铁蛋的故事》,还有些历史小故事。总是看的津津有味。
  
  初中那时候为了看书真的花了不少钱。我记得我真正意义上买的那本书,是《上下五千年》,50块钱,上下两册。看的我是津津有味,再后来,是外国文学《简爱》《巴黎圣母院》《茶花女》那时候还有动感101的相伴,那时候的心境是多么的幸福,现在想来那时候自己是那么纯粹的喜欢一件事情,并且持之以恒。每天昨晚作业就是爱书,那时候也不爱看电视。只觉得书中的故事比较吸引我。书更像我的“爱人”总是温柔的照顾着我的情绪,有它陪伴的日子总是那么的惬意而又舒服。
  
  我以为我会一直保持这个看书的好习惯,可是近年来,不知是因为自己散漫,还是因为什么……我渐渐的不碰触那些年来被称为习惯的一些东西。或许也有时间的原因。再也没有心境好好的看一本书了。但或许时间也不是借口。也许只是盲目的认为看书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或者娱乐模式了,也许是自己的内心被一些不好的因素侵袭了。使得内心却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浮躁,一些情绪,一些寂寞,一些孤单,侵袭着自己的心。
  
  曾经那些被认为真善美的东西,渐渐的心内变的越来越浅。于是爱好了文字创造,以为能够开解自己的内心,于是乎写了一些无关痛痒却被别人称之为感伤的文字。也许缺的只是一份自己默认的踏实。是一种安全感。是一种温柔的情怀,多了一种被冷落的寂寞
  
  于是我内心渴望那些文字填满内心。是心的需要,给我力量,给我一份自信的沉着。给我一份叫心静的东西。因为我明白做到静何其难,它是一份淡然的豁达,也许此时的我现在还做不到的,心的浮躁是一种无法蜕变的事实,只能经历过起起落落才能蜕变成一个心静之人。但此刻的我需要的只是“渴了,要饮水”的感觉。而书的魅力,能够畅通的我心灵之门,打开我心的钥匙,让我重新的拾起以前的那份简单的快乐。
  
  书美,心静。多么踏实的感觉,捧着书,打开心。慢慢释放出悲伤,填满快乐的因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