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似水流年
2010-03-20 11:09 来源 : 榕树下 作者 : 南国有虫
其实我不是个喜欢怀旧的人,我喜欢不断地向前奔跑,奔跑在陌生的城市,奔走在陌生的大街小巷,那样急切的奔跑,反倒让人感觉是为了急于忘却。有时候梦里也在奔跑,穿过荆棘、悬崖,要去哪里,却不知道。
我有个习惯,隔上一断时间,就会晾书。并不是因为潮才要晾,就是喜欢把旧书翻出来。秋日的午后,阳光散淡的照着,我翻箱倒柜,把旧书一本本摊在面前,挑挑拣拣。阳台里摆放的乱七八糟,有教科书,工具书,名著诗集,杂志周刊,还有儿子的画报,课本。我坐在故纸堆里,一边整理一边翻看,不要的的扔掉,留下的再归置好,那样子就好像灰姑娘坐在灶间剥豆子,一边剥一边说:“好的放进盘子里,坏的吃进肚子里。”其间曾经几次搬家,好多书已不知所踪,留下的经过我多次晾晒,也越来越少,有时为了找寻一本书,常常要翻上老半天。有时会从一本诗集里会掉出一些干枯的花瓣或树叶,不知是封存了哪一年的春天,应该是朋友在南方时候吧,那时北方还是天寒地冻的,朋友说南方早春已到,采了寄来共享。《吉檀枷利》是我最爱的一本,扉页上有学长充满激情的勉励:“勇敢的展翅高飞吧,我为你加油呐喊……希望你精诚做医,真诚做人。”每次读这些话时候,让人依然觉得血是热的,心还在跳,青春离我们还没走远。然而结果却是,我梦想的翅膀折落在现实的尘埃里,没能飞起来。倒是书中这样一句,给我印象深刻:是我的任性将我诱至你的门前,因为你曾许诺过我,我在这个尘世上将得到的最好的一切,都来自于你的手中。再读这句话时候,便有一种沧桑的宿命感。翻到席幕蓉的散文,有一篇写到她送一双儿女去上学,走过草木青葱的原野。一看便知是个幸福的小女人,人生的底色都是温暖而明黄。我在想,有时候,高贵和奢华,也许就是一种心境罢,而这种心境,是不是要靠充盈的爱、靠丰厚的物质做底蕴?如若不然,就算你的思想有多么的高远,文字有多么的空灵,也终难逃偏颇怨忿之嫌吧。
翻到教科书时,看到书边的信手涂鸦:“观其目光呆滞,口涎泗溅,喃喃自语,撮空理线,继尔披衣而走,越墙而过,乃属痰阻心窍,神昏谵妄,可服朱砂十钱,水银十钱……以定心神……”,不禁哑然失笑,这是开给同学的处方,现在看来,既不合逻辑也不合医理,纯粹是斗嘴好玩。书里掉落一张小纸条:“用白虎汤。”哦,想起来了,考试时我们对答案。不幸的是我固执地用了峻下的麻杏石甘汤,把病人医死,事后被骂做庸医,盛怒之下又开了巴豆南星煎半夏,意念里再杀人好几回。翻起这些旧书,翻拣这些回忆,真真的知道了什么叫落花残红、什么叫似水流年。看着这些留得住的信物,想着那些留不住的岁月情感,那一刻,哗啦啦,时光一下子逆流成河,忧伤也逆流成河。
晾书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着。直到有一天,整理书柜时,发现了一本繁体版《黄帝内经素问》,书的最后一页有外爷的名讳,很清秀的字体,我才知道我这个习惯是像了谁了,我的外爷。
记忆里,外爷是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农民,一个与农村生活格格不入的农民。听说外爷曾经是个教俄语的先生,因为不愿去新疆支教,而被下放到农村。不愿支教的原因,却是怕吃苦,加之胆小怯懦,于是推说故土难离。本来就是个臭老九,又违反支教政策,更是罪加一等。外婆是个富户人家的小姐,过日子经常是有了一顿充,没了敲米桶。恰逢史上三年自然灾害,对于他的作为,子女们给予了很大的鄙视跟怨恨。外爷的不合时宜,还表现在他的为人处世上。记得上小学时,有一年过春节,外爷在中堂的贴画的下角,写了一首打油诗:“今日出门顺,拾得一筐粪,粪是庄稼宝,庄稼离不了……”云云。就像那些思想政治犯,不断地从灵魂深处挖掘自己的丑陋,结果他得到的是更多厌弃和嘲笑。母亲对于外爷的行径,甚是鄙薄,老是说:“少年受穷不算穷,老来受穷才真穷,看你外爷……”。确实,外爷后来老境凄凉。外婆过世后,他孤苦伶仃,因为太怕孤寂吧,就特别爱凑热闹,时常端着一个墨水瓶,拿着一枝开岔的毛笔,奔走于村庄,要求给别人写春联,或是在红白喜事上,做个记事的。初中的语文课上,学习《孔乙己》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外爷,那样的落魄潦倒,却终不肯脱去长衫,想着的时候,鼻子就酸了。外爷喜好晾书,冬日里,田里没有农活,农人们都靠着墙根晒太阳。外爷把他的收藏拿到院子里来,每次我总是守在边上。除了书,还有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曾经见过称盘大的毛主席像章。我最早得到的是一本《格林童话选》,还有高尔基的《童年》。因为潮湿,有的书发霉了,书页沾在一起,有的被老鼠啃烂了边。外爷把它们摊开,用手细细摩娑。碰到那些俄文书,他会拿起一本,朗朗读起来,好像是一本《夏伯阳》,还有俄文版的《东方红》。也有很多老医书,繁体字,读起来很吃力,我喜欢看那本配了插图的《本草纲目》,外爷就给了我。还有一把二胡,一支紫竹的箫,箫上刻着两行字“同来赏月人安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后来我查了这句诗的出处,是黄巢的,前面两句是“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说的是物是人非的心境吧。这两件东西最后送给弟弟。
我一直不曾了解外爷,也从未体味过他的孤独,直到这次看见他的书,而我自己也到了这个年纪,才有点明白,那不是单纯的晾书,而是在晾书的过程里回顾自己的人生岁月,就如三藏在晒经石前,回首自己一路走来的九九八十一难。韶华易逝,少年白头,走过了的路,走错了的路,都已不能回头,而那一份无处言说的悲凉,唯有在晾书的过程里,自己静静的咀嚼罢。听说后来那些支教的人,都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他自己,却静默地终老在这个小山村。他也曾琴棋书画,也算满腹才华,可是他的一生,注定是个悲剧,不光是因为那个年代,也有他自身的原因。然而命运要怎样播弄人?我们无从知晓,向右转,是地狱,向左转,是天堂?当然我们没有因为错生在那样的年代而对自己的选择无所适从,无论走去哪里,我们都还在这个尘世上,同样的酸甜苦辣,同样的悲喜炎凉,我们都会一一感受到,无非是,做了不一样的选择,便是不一样的生活状态罢。冥冥之中,是谁在操纵我们的命运?幼时读多了王子与公主的爱情童话,长大了却并不见骑白马的人来。背着外爷的医书远走他乡,最终却没能成为仁心仁术的医者。有时也难免灰心绝望,却还是不能停歇疲惫的双脚。
最美的风景,是不是在去远方的路上?让逝去的一切都随风逝去,让心底的悲哀与无奈凝固,成一种淡淡而遥远的忧愁,怀着这颗幽幽伤感的心向前走吧,无须回头。心中记着“爱,等待和希望”,继续我们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