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为谁服务

2009-10-10 13:06 来源 :  李德美博客 作者 :  李德美

  这样一个题目,有点故弄玄虚的嫌疑。其实不需要讨论,答案肯定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前几天收到一张名片,其背面很有个性地印着老人家的题写“为人民服务”,而心生感慨。

  “酒”在其产生之初——确切地说,是人类发现之初,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当我们的老祖宗的祖宗从“树”下“地”之时,由于时不时也会捡地上的果子食用,而不似从前完全亲手采摘树上的果子。落在地上的果子,有些开始发酵了,这应当是人类认识最早的“酒”。这样的“酒”肯定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样的酒肯定不区分阶级与贵贱的,只是 “人”发生了变化之后,“酒”才有了高低与阶级的区分。

  葡萄酒出现在人类生活中之后的发展过程也有类似的轨迹,葡萄酒在产生之初,是为普通劳动者服务的,只是在人类产生高低与贵贱之后,葡萄酒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开始被神圣化和神秘化,尤其是在文艺复兴之时达到一个高潮。至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造神”运动,今天,在推广葡萄酒时,我们即使不从希腊、罗马开始,至少也是从法国蹒跚走出。到达中国之时,已是筋疲力尽,不知道如何“为中国人民服务”了。

  那些涉足葡萄酒领域的机构或者公司,无一不是锁定“已经在西方国家建立葡萄酒消费习惯的群体”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无可厚非,这是一个现成的市场,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没有人愿意为“为本土人民服务”,因而,中国葡萄酒消费就像一个裹脚老太太,步履蹒跚,远远没有跟上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当我们不着急利用葡萄酒赚钱的时候,也会很乐观地预测,葡萄酒在中国消费将如何快速发展;但是,当盯着葡萄酒准备发财的时候,却又发现困难重重,就开始抱怨:中国消费者不懂葡萄酒,可这又怪谁呢?

  葡萄酒在中国,首先是一种商品,推广葡萄酒也就是在推广商品,既然是推广商品,怎能不关注消费者的状态和感受呢?其实没有商人不关注消费者的,只是关注的消费者群体不同而已,在中国葡萄酒市场,那块所谓的“成熟市场”有多大呢?在中国做生意却不关注中国本土的消费者又能走多远呢?

  显然,“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政治口号。

发表评论

      作者介绍

      德美

      任职于北京农学院,担任《酿酒工艺学》、《葡萄酒文化与欣赏》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葡萄酿酒科研与生产工作,法国ESA大学客座教师。
      曾求学于美国、法国,走访了美国、法国、智利、葡萄牙、意大利以及澳大利亚等世界葡萄酒产区。还担任中法政府合作葡萄种植与酿酒示范农场首席酿酒师,中国葡萄学会葡萄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葡萄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葡萄酒产品质量认证评委,国家级葡萄酒评委,联合早报-葡萄酒评论杂志葡萄酒挑战赛评委,2008中餐配葡萄酒国际大赛评委,亚洲侍酒师协会杰出会员,获得法国香槟协会荣誉证书。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