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酒

2009-10-09 13:52 来源 :  李德美博客 作者 :  李德美

  金融危机当头,人们对明天感到渺茫,更不敢谈论明天是否会更好?(其实是因为知道明天会更糟),所以,所闻之处,所见之物,都是“30年回放”,既然不敢展望明天,那就回忆美好的过去吧。

  前些天,朋友邀我参加“中国葡萄酒业30年发展座谈”,我跟他开玩笑说:“30年?30年以前,我也就如今天我女儿这么大,我能记得什么?”,我固执地认为,如果30年前,还没有达到18岁的话(法定饮酒的年龄,又有谁在乎呢?!),也就没有资格座谈这个话题吧?

  闲来无聊,尽管许久未有看电视了,今天看了“岁月如歌”的栏目,心生感慨,听着那些伴着自己长大的歌曲,心里有些“痒”的感觉,又浮想到“葡萄酒业30年”的话题。

  要是非得把自己与这个话题套在一起,也可以讲自己认识葡萄酒的3个故事:

  初识“葡萄酒”

  小的时候,尽管还没有到法定饮酒年龄,但是,在节假日,总是有机会与成年的男性宾客一起吃吃喝喝——按照老家的规矩,尽管在家年龄最小,但是,顶着“男”字,而有上席的待遇。诚如此,就该喝酒,喝什么呢?好在老爸还清醒,总是备了那种“浅红的、甜甜的、有点酒味的”,被称为“葡萄酒”的东西给我,如此以来,宾主也就各得其乐——否则,本来就大脑就不是很发达的我,今天也就没有机会认识真正的葡萄酒。

  真正的葡萄酒

  第一次喝道真正的葡萄酒——用今天的标准来评价,是上大学之时,那时,李华博士刚刚从法国学成归国,在自己的实验室用真正的酿酒葡萄酿制了全汁的干型葡萄酒,当时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出于对李华老师的崇拜,咬牙,花了12元(这在当时可以买一瓶茅台酒的价格啊!)卖了两瓶,带回家。结果,或许大家可以猜到——大家没有因为我的前缀讲解而给予更高的评价——其实我自己也是这种感觉,酸酸的、涩涩的,心底下并不喜欢。

  更记得李老师当年作为全国“10大杰出青年”给我们作报告时讲的故事:在波尔多读书之时,出于礼节,在收假归校之时,不辞辛苦,万里迢迢带了两瓶中国的葡萄酒,结果法国的师生“这也能叫葡萄酒!”的评价深深刺痛了老师的心。幸运的是,在15年之后,我导演了相同的故事,单从法国师生认真的品评架势,我就已经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具体的评语,就没有必要重复了——他们不会因为我烹调的中国美食,而自己口是心非吧?

  酿出葡萄酒

  最近几年,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投资人,技术人员,尤其是消费者要求的提升——,中国葡萄酒获得了长足发展,尽管如同我们国家一样,仍然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也如同我们的国家一样,没有人可以对她的发展变化视而不见。

  如果说中国葡萄酒有新的变化,那就是一些拥有自己葡萄园,完全在自己的酒庄完成从种植到装瓶全过程的葡萄酒庄的出现,乃至遍地开花。我自己也作为首席酿酒师参与了一个,被称为“中法两国政府示范的葡萄酒庄”的工作,这里的葡萄酒也获得了葡萄酒业界的广泛关注——尽管今天大家关注它的,与3年前的关注内涵不同——无容置疑,这里的酒质,还是征服了一批喜爱葡萄酒、懂得葡萄酒的业界人士。假如这个项目能够如倡导者的愿望,在市场上开拓出一种可持续的模式,我想,今天,就不会止步于仅限于业内的一种评价,天南地北的消费者或许也就有机会品尝一下这个酒庄的酒,或许我们的酒桌上又多了一个与我们更近乎的话题呢!

  不管是30年还是100年,中国的事情,总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才算公平。

作者介绍

德美

任职于北京农学院,担任《酿酒工艺学》、《葡萄酒文化与欣赏》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葡萄酿酒科研与生产工作,法国ESA大学客座教师。
曾求学于美国、法国,走访了美国、法国、智利、葡萄牙、意大利以及澳大利亚等世界葡萄酒产区。还担任中法政府合作葡萄种植与酿酒示范农场首席酿酒师,中国葡萄学会葡萄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葡萄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葡萄酒产品质量认证评委,国家级葡萄酒评委,联合早报-葡萄酒评论杂志葡萄酒挑战赛评委,2008中餐配葡萄酒国际大赛评委,亚洲侍酒师协会杰出会员,获得法国香槟协会荣誉证书。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