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葡萄酒新的一年
2009-01-05 11:18 来源 : 《中国葡萄酒》 作者 : 李德美
回顾风风雨雨的2008,葡萄酒行业在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与往年一样,也并不缺乏新闻。在新的一年里,葡萄酒行业又会呈现怎样的发展势态呢?
透视“解百纳” ―――期待规范
在过去的2008年里,葡萄酒行业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当数“解百纳”之争。在新的一年里,这个沸沸扬扬的葡萄酒行业大事,应该能够尘埃落定,尽管前几天有人提醒说:中央电视台解百纳的广告换成爱菲堡了,似乎意味着什么?当然法院的裁定,仍然不得而知,无非有两种结局:一是张裕胜诉,其他企业不能再使用“解百纳”一词,这也未必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原来市场中“解百纳”葡萄酒的市场份额未必全部归张裕所有,其他企业可以使用“卡本内”或者其他的名字,来分得部分市场份额。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假如“解百纳”一词被一家独自享用与行业共同使用相比较,其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必然会大打折扣。相反假若张裕败诉,那基本上还是维持行业原来的状态,大家都生产“解百纳”,“解百纳”继续当着一类葡萄名称,相关商家各谋其利,也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在行业内沸沸扬扬,热热闹闹的事件,应该说对整个葡萄酒行业肯定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对当前消费市场不会有太大影响,消费者专门认定“解百纳”而消费的,不是一个很显著的群体。“解百纳”不是中国葡萄酒产品的全部,我们不仅有解百纳,还有其他的很多种类的产品供消费者选择。
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关注解百纳事件,其实这个事件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行业权威规范条律的缺失,透过事件的现象看本质,从业者以及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抓紧时间,制定一个相关的葡萄品种名称规范,这样既有利于管理与交流,更有利于消费者识别。否则,“解百纳”的事情通过法律解决了,以后会不会有“赤霞珠”、“雷司令”或者“琼瑶浆”的类似争论呢? 相信这个事件很快就会有结果,我们拭目以待。但是,不管结果如何,双方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不能挽回的,这难道也是市场推广的一种必然成本?当然,要是有心中暗喜的人,那肯定是相关的策划人士,“用来赚钱的一个小小伎俩,就把整个行业搅得天翻地覆”。
波尔多葡萄酒博览会 ―――期待全球化
2009年6月21-25日,两年一度的波尔多葡萄酒博览会又将再度举行,这是葡萄酒生产者、经销者等专业人士之间交流与博弈的大会,也是我们轻松地了解世界各地葡萄酒地大好时机。这个博览会被誉为“葡萄酒界的奥运会”,其影响范围之广可见一斑。可以说,这个葡萄酒的盛会成名,主办者的专业水准与展会定位是主要原因,但是,法国葡萄酒以及举办地波尔多的盛名,也是功不可没。
随着葡萄酒新世界的兴起,以及法国葡萄酒国际市场地位越来越受到挑战,一切与法国葡萄酒高度关联的事物,也都如法国葡萄酒产业一样,在发生一些悄然的变化。在最近几届博览会中,一些企业甚至地区性的协会放弃参加,已经在传递一些信息,对于波尔多葡萄酒博览会的组织者,肯定是已经高度关注这些变化,但是,波尔多葡萄酒博览会能否如同奥运会一样,由法国人创意,但是成为一项服务世界大家庭的盛会?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也在期待。
金融危机中的葡萄酒价格 ―――显著降价可能性不大
时下,最为广泛关注的话题自然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之中,爱好葡萄酒的人士,也总是把自己喜爱的葡萄酒与令自己烦恼的金融危机一起讨论,期望从中发现一些机会。金融危机中,美元贬值,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市场的波动,把葡萄酒作为投资产品的人似乎嗅到了某种商机:葡萄酒投资产品由于金融危机,可能出现购买乏力,是不是可以乘机入仓?葡萄酒作为投资产品,在市场中表现比较好的,当数波尔多的期酒交易。诚然,美国市场在新的一年中的期酒交易,可能出现下滑,甚至今年期酒的价格可能偏低,但是,也未必就是怀里揣着坚挺的人民币的我们入手抢购期酒的大好时机,因为在将来葡萄酒上市之时,或者将来购买者准备出手专卖之时,两种货币的汇率会在什么水平,谁也不能肯定,仅仅因为当前汇率波动而投资期酒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金融危机中人民币升值,进口葡萄酒相对价格降低,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市场零售价格价格真的能够下降?回答并不乐观,正如同很多进口商在奥运之前大肆屯货,准备借奥运的东风扬帆加速,结果事与愿违,年底清理的货物有很多是在奥运前拿到的“高价位”货物;在今年即使由于汇率变动而零售市场存在降价的空间,但是,进口葡萄酒的零售价格未必会因为这个原因而真的下调。因为,中国消费者由于国际市场汇率变化而要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相应变化的愿望并不是很强烈,尽管很多微观的市场调查都显示,在中国这样一个葡萄酒新兴市场中,价格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对于个人直接消费细分市场而言,似乎是正确的。但是,应当看到,在中国葡萄酒市场中,个人直接消费不足20%的市场份额,个人愿望对于葡萄酒的市场定价也就产生不了显著影响。葡萄酒市场的发展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关联度更高,尽管汇率变化能够降低部分成本,但是,消费增长的乏力,又使得原来既已形成的开销所占成本比重增大,因此,未来一年里,葡萄酒显著降价可能性不大。
进口酒与国产酒 ―――近距离接触
进口葡萄酒与本地产葡萄酒的竞争,一直是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在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高速发展的过去几年中,由于进口酒和国产酒所面对的市场是不一样的,进口酒在国内一直存在并稳步发展。进口酒虽然与国内葡萄酒企业没有形成全面的正面竞争,但是对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完善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因此,两种来源的产品相安无事地各自享受着市场飞速发展的快乐,这种局面在新的一年里不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但是,仍然会出现进口成品酒与本地产葡萄酒在市场中短兵相接的情况。
一方面,本地产品在最近几年中,质量大幅提高,中高端产品也层出不穷,开始大范围涉足利润率更高的高端市场,这部分市场一直被认为是进口产品专属;另一方面,国际葡萄酒消费市场由于金融危机而显疲软,需要大力开拓中国等新兴经济地区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也就是说,本地葡萄酒不再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境外葡萄酒由于销售压力,对中国消费市场寄予厚望,两种力量,将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推到了一起。
消费者的福音 ―――面临压力商家开始重新审视“上帝”
与全球的经济形势一样,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增长的幅度将呈现放缓的趋势,面对这种压力,如何稳固已有的市场,应当是葡萄酒销售企业的共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投其所好”,正是稳固市场的法宝。
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对于这个已经固定称为葡萄酒的经常性消费者群体,需要商家给予更大的关注和服务,尤其是专营进口葡萄酒商将会表现得更为积极。专营进口葡萄酒商,通常更关注在中国工作生活的境外人士及其生活周边的群体所形成的葡萄酒成熟市场,今年由于经济发展放缓,这个“成熟消费市场”消费的增长能否满足商家既定的业绩增长需求呢?似乎回答并不乐观,如此以来,就没有理由不再重视更庞大的本地消费者,在本地消费者群体的培养过程中,公平地说,本地生产企业做出了更大的贡献,他们当然不愿意将这部分自己培养起来的消费群体拱手相让。葡萄酒消费者已不再是被动的角色。
中国葡萄酒产业新一轮发展高潮 ―――原料基地建设大发展
葡萄酒产业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历1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中国葡萄酒行业完成了技术与产品标准的国际化,全行业正面临着一次新的飞跃。在这次新的飞跃中,由过去的出产品、卖产品的模式,向打造品牌,拓展国际竞争力转变称为必然。依靠进口分装的企业在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难有建树。
随着世界葡萄酒生产相对消费过剩的局面有所缓解—一方面欧洲削减面积,严格限产已经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近几年由于气候的原因,葡萄酒主产国的葡萄酒产量下滑严重——中国本地企业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建设自主的原料基地。一些大企业已经涉足在新疆、宁夏等地建立原料基地,在原料基地建设中,也抛弃了原来“公司+农户”的控制力差的模式,多是自主投资或者与当地大户合作的有效方式。
2009,尽管经济形势是灰色的,不明朗的,但是,葡萄酒行业仍然是色彩斑斓,葡萄酒仍然能使我们感到温暖、兴奋的。罗斯福代领美国人走出经济危机,不能说“解除禁酒令”在其中没有发挥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