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黄土与葡萄的交响诗
2007-09-13 16:33 来源 : 南方网 作者 :
分享
点点绿洲闪烁在土黄色的世界中,两种颜色的反差是如此的强烈,这却像是吐鲁番的过去与现在、干旱与生命的最恰当隐喻。
交河城中央大佛寺遗址
八月初的哈密夜晚,依然有一丝丝凉意从我所住的宾馆窗子遁入室内。次日,继续向西仅仅几个小时车程,进入了吐鲁番地界,立刻,所有的感官被酷热包围。当空的烈日炙烤着土黄色的大地、民房和路边的麻扎。荒漠上热气蒸腾,从车窗吹进的风也丝毫没有凉意。不过,这里并不是什么生命的禁区、相反,这个季节的吐鲁番正是瓜果丰茂的好时候。视野中不断闪过的点点绿洲在土黄色的世界中依然处于烈日的炙烤下,然而依然倔强地把持着浓浓的绿意,两种颜色的反差是如此的强烈,它却像是吐鲁番的过去与现在、干旱与生命的最恰当隐喻。
当我兀自沉浸在土黄色建筑的优雅与永恒时,我却不得不调整我对这种颜色更为贪婪的胃口,因为我很快又被葡萄沟的甜蜜绿意与清凉所“收买”。
早就知道“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只是想不通这片干旱而燥热的地方如何生长出这极富生机的大片的绿呢?
我可能是在一天中最热的下午来到了葡萄沟,一派清凉立刻驱散了我的萎靡不振——仅仅乘车在市里转了几圈就已经把我热蔫了。这里是火焰山西端的一条沟谷,水渠纵横交错,清凉的天山雪山融水流进谷内。沟内葡萄架一望无际,好似巨大的遮阳棚,串串葡萄泛着霜,映着透过浓浓的葡萄藤射入的点点光线,晶莹剔透,看着就觉得凉快。
然而,远处黄土山坡上却寸草不生,当空的烈日依然火辣辣地炙烤着这块土地。吐鲁番这个地方就是这样,但凡有水流过的山坡、沟谷都是一片浓绿、而其他的地方却都是好似被烤焦的黄土。不过,葡萄沟上的这些土坡却正好用来晾晒葡萄,人们在上坡上搭建成一种通风良好的“晾房”,把葡萄放在里面慢慢风干就制成了葡萄干。
品尝过了各种品种的葡萄,新疆的传统歌舞跳起来了,我却依然不舍得放下我手里那甘甜的哈密瓜。而关于哈密瓜,这里还有一场历史遗留的公案。我一直以来都以为哈密瓜原产地自然是哈密地区,然而吐鲁番人却并不认同。哈密瓜的称谓来自于清康熙皇帝,当时哈密王去北京觐见康熙帝,带去了香甜的哈密瓜,康熙皇帝品尝过之后,随口说出了“哈密瓜”。这一带有明显的指向性的称谓其实有失公允,因为,哈密王进献的哈密瓜是出自与哈密相邻的吐鲁番。
吐鲁番的绿,还要归功于一种劳动人民的创举、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坎儿井。坎儿井其实并不是“井”,实际上是人工开凿的地下河,让水在地下流淌的好处,是可以将盆地丰富的地下水,引上地面使用,而且大大减少了蒸发。坎儿井在新疆以吐鲁番盆地为最多。据统计,这些长长的地下水渠如果连接起来,长度居然相当于从乌鲁木齐到哈尔滨!
Tips: 交通:吐鲁番市内高昌路广场有中巴车直达葡萄沟。可供参观的“坎儿井游乐场”距离吐鲁番市区9公里,可以乘坐出租车前往。门票:葡萄沟60元;坎儿井20元。
(中国葡萄酒资讯网向本文作者表示感谢,欢迎读者提供原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