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人的天伦情

2007-08-15 16:08 来源 : 《华夏酒报》 作者 : 姜江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郭老的新家,记者还以为走进了某个熟识的长辈家里,在这个温馨的家中没有任何泰斗级的“重量”压力,只有两位和蔼的老人,面带着微笑与你交谈,语言和缓而温柔,让你舍不得离开。而这个被行业尊称为郭老的老人,让我叫他“爷爷”。

  几个小时里,由于爷爷听力不太好,奶奶张式篆(郭其昌的妻子)便一直坐在郭老身旁为他翻译,还不时地充当爷爷的“回忆机”,每当记者提出一个问题时,奶奶都会先把主要的内容讲一遍,然后回过头问道“是不是这样?”此时的爷爷总是微笑地点头,双手轻抚着奶奶的腰部,在这几个小时里,爷爷这个动作一直重复着,一种爱在此缓缓流动。

  对于整个郭氏家族的人,记者都或多或少有过接触,但却不知道如何形容这个“明星家庭”,只能真实而发自内心的评价为:在这个家里种充满了爱心、关怀、奉献、和谐,每个人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人!

  第一次与郭氏全家吃饭时,记者刚入行不久,并不知道坐在自己身边这位老人有着怎样的分量,对他的了解仅仅是“酿造出中国第一瓶干白、干红的老专家”,他给中国葡萄酒事业带来了什么?他有着怎样的辉煌?当时只是记得他老是一个劲劝我多吃点烤鸭。

  在随后陆续到光华路的家中看望爷爷的几次经历中,多是奶奶忙里忙外,热情款待,而大妈邹江琦(郭松源的妻子)在第二次就能准确地喊出记者的名字,让我一直记忆犹新。

  在这个充满了行业明星的家庭里,郭其昌、郭松源、郭松泉、张春娅,以及幕后英雄张式篆、邹江琦,他们每个人都认真而努力地扮演着属于自己的家庭角色,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中,没有任何的身份与级别。

  家庭中的两个“大宝贝”郭阳、郭月,他们身上也少有现代年轻人的浮躁与张扬。孙子郭阳自结婚后,仍一直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照顾老人的生活。而在此次采访过程中,奶奶无意向记者提起,前几天孙女郭月在澳大利亚也打来了长途电话。

  “她说让我们注意身体,说我们的身体健康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奶奶高兴地向记者描述着。

  由于记者是第一次到郭老的新家拜访,在电话,大妈邹江琦细心地将路线告知,甚至路口餐厅的名字都一一说出,见到记者的第一面,她就问:“地方好找吗?”

  对于这个大家庭,对于爷爷郭其昌,记者有着太多太多的情感想要表达,在这里每个人是如此的真诚而亲和,面对他们,每个人都会身不由己的喜欢!

  平和的爷爷、慈爱的奶奶、憨厚的大伯、善良的大妈、儒雅的郭工、可爱的张工、以及孝顺的郭阳、郭月,抛掉光环,每个人身上体现出的只有一个词“美丽”。

  在即将截稿时,记者向奶奶核实文章中的几个数据,奶奶还一个劲叮嘱记者不要写她,只写爷爷一个人就好,她认为自己所付出的都是应该的。
  正是大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有着一颗无私奉献的心,一份和蔼可亲的真诚,才使得郭氏大家庭在行业里得到了众多的认可,郭其昌的成功源于这个家庭带给他的动力,郭松泉、郭松源的行业声望源自于这个大家庭中待人真诚、勤劳肯干的氛围熏陶,每个人都在这里互相感染着,在这里记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名泰斗,一个显赫的家族,更多的是一群有着高尚情操,使人不由产生敬佩的真实的人们!

  父与子 

  如果说经历沧桑后的郭老身上透露着一种泰然,那郭松泉身上拥有的便是中国人少有的儒雅与睿智,他是新一代葡萄酒专家中最为闪耀的一颗,内敛而张扬。而在采访完郭老后,记者发现两人身上自然流露出太多相似的东西,源于那与生俱来的血脉相传,出于他们对葡萄酒事业的共同爱好。在他身上,记者似乎看到了年轻时郭老的影子:那种做事认真、善于思考、胸怀若谷的神情。

  郭松泉说他一直深爱着自己的父母,但却强调他并没有在父亲的光环下生活,而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潇洒地游走于葡萄酒的世界,而这一点也有着郭老年轻时的那种稍带倔强而独立的味道。

  当记者问他从郭老身上受到最大影响是什么时,郭松泉的回答看似简单却不乏真诚:“养成了不会闲着不会偷懒的习惯,无论是动脑还是身历。”

  而记者又问,他认为郭老的伟大之处时,郭松泉说“说不出来”。但记者从他的眼神中,已经清晰地看到他对父亲的那种尊重与敬爱。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为了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未满18岁的郭氏两兄弟一直在外进行当时所谓的“劳动再教育”,随后国家政策调整,可以允许一个家庭留一个子女在身边。正当郭其昌夫妇为让谁回家犯难时,最小的“毛头”郭松泉主动提出:让哥哥回家,自己愿意继续留在东北。

  而正是这个决定,郭松泉在东北一呆就是八年。当记者问他是否后悔当初做了这个决定时,他平淡地说:“其实也是一种财富。”记者恍惚间似乎又看到了郭老在文化大革命中拉着板车,却微笑着自嘲为“板车主力”的情景。这对父与子身上传递的不仅仅是血液,更有一种大无畏的乐观精神。

  回忆郭松泉以往那种热情好客,善于向客人介绍美酒美食时那种洒脱的神情,记者无法想象曾经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少年背着麻袋,干着粗活的情景也在他的身上发生过,他的潇洒更如他的父亲一样与生俱来,不带丝毫的做作。

  老师与学生 

  “当时我还是沙城酒厂的一个炊事员,第一次见到郭老是在沙城酒厂的食堂,‘平易近人’是我对郭老的第一印象。”当年19岁的小炊事员刘文忠这样评价郭其昌老师,如今他的职务是中国长城葡萄酒公司技术研发部经理。

  在刘文忠心里,郭其昌老人是他进入葡萄酒行业的启蒙老师,而他也有幸参与了中国葡萄酒业历史性的事件——第一瓶干白的酿制。

  1976年前后,沙城当地已能生产少量的葡萄干酒,但“质地粗燥”,在出口贸易时,常被评价为酸度高、有氧化、果味淡。1977年郭其昌先后到沙城考察,紧接着1978年8月,在他的带领下,沙城酒厂成立了“干白葡萄酒新工艺研究小组”,郭其昌担任小组负责人,而其余二十多个组员都是来自企业内部不同层面的工人,刘文忠便是其中一个。

  “那时酒厂的大学生较少,为了配合郭老这一科研项目,沙城酒厂从车间、食堂等不同部门抽调出一部分初中以上学历的人员,只有十九岁的我有幸被选中。”谈起那段往事,刘文忠止不住地兴奋,“由于绝大多数人没有葡萄酒相关知识的基础,整个小组的指导与推进工作便落在了郭老一人身上。”

  刘文忠向记者讲述了二十几年前,他与郭其昌老人一起经历的故事:生产条件差,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在这种情况下郭其昌从最基础的知识理论到试验室的实际操作,他都不厌其烦地为每个人传授操作方法。当初的学生如今都已经遍布四海,但大家对研究干白的那段往事依然记忆犹新。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郭老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只要进入试验室,我们每个年轻人都不敢吸烟,严格遵守每项制度, 而在生活中,为了节省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应酬,郭老常与工人们一起到食堂排队打饭,而不去吃‘小灶’。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加上饮食的不适应,郭老常常闹肚子,但他仍毫无怨言。”与刘文忠的交谈中,记者明显感到一种敬佩之感。“那时正值大地震期间,郭老与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作为国内著名的专家 ,他所享受的唯一特权仅是一个有保护措施的硬木板上下床。”

  在沙城的三年多时间里,郭其昌与科研人员朝夕相处,以研究室为家,每天半夜一两点钟才入睡,第二天又早早埋头工作。当时由于沙城酒厂主推白酒生产,仅有一条葡萄酒生产线,为了加快科研成果的快速推广,郭其昌从北京带来了一套中型迷你设备,一边研究,一边试验、一边生产,将科研成果与一线生产相结合,及时解决了试验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
  1979年,郭松泉也来到沙城帮助郭其昌进行试验结果的后期整理工作,为了加强自身素质,当时的刘文忠与郭松泉一起学起了英语。

  “当时广播里教英语的频道很多,我们自己买来英语书,年轻人凑在一起做伴儿学习。”刘文忠边说边对自己的半途而废表示惭愧,“我很佩服松泉后来一直坚持对英语的学习,这点也非常像郭老的作风。”

  在沙城的三年中,郭其昌在彭德华、郭松泉的协助下,带领了整个科研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大手笔的工作:从德国、美国主要引进了13个葡萄品种,其中五个红葡萄品种,八个白葡萄品种,进行葡萄品种选育,并于1980年进行试种,同时他翻译了大量国外有关葡萄酒分析方法的书籍,为国内葡萄酒酿造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了龙眼干白葡萄酒,并多次获得了国际葡萄酒评比的金奖。

  在给记者讲诉那段往事时,刘文忠不时从记者口中打探郭老的近况,“在当时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郭老推动了沙城干白葡萄酒的发展,并间接促使了沙城酒厂与中粮的合作,可以说没有郭老就没有今天的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长城干白,没有郭老,沙城酒厂或许会多走几十年的弯路,而郭老对整个葡萄酒行业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很敬重这位泰斗,并为曾与其共事感到骄傲,同时也深深地被郭老的精神感动。我衷心地感激这位老师为我、为沙城、为整个葡萄酒行业所做的事情。”刘文忠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