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鲜 大 闸 蟹
2007-12-15 18:07 来源 : 中国葡萄酒资讯网 作者 : 北辰
手机中的战斗机已日趋式微,而螃蟹中的大闸蟹却方兴未艾,每到秋季便如约而至,自东而西、而南、而北地挑逗我们腹中的馋虫,舌上的味蕾。在这个四时蔬菜泛滥,跨季水果横行的年代,居然还有这么一个罕物,守着圣人“不时不食”的古训,着实令人生出些许感动。
大闸蟹学名叫中华绒螯蟹,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之所以名为大闸蟹,一般解释有三。一是取自吴语“煠一煠(ZHA)“,意为水里烧煮。二是蟹自江海交界口向内湖洄游时,需要象攀岩选手一样越过一道道闸口。第三种解释我个人觉得最为靠谱:“凡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
哪个是公?哪个是母?是吃蟹之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蟹腹有一块三角型甲壳的是公蟹,而方型的则是母蟹。或者您可以这么记:和人类相反,穿丁字裤的是公,而穿平角裤的却是母。常见超市各色男女围在蟹笼边,翻转蟹肚,挑公拣母。啧啧,套句台式国语:真是情何以堪啊……
分清公母,当然不是为了在河蟹社会里搞性别歧视,而是为了区别蟹黄与蟹膏,并依时而食。所谓“九月团脐十月尖”,说的就是这件事。农历九月,母蟹的蟹黄正是柔腻鲜香,而到了农历十月,公蟹性腺成熟,蟹膏方才丰腴美味。这也正点出吃蟹的高潮乃是吃蟹黄与蟹膏。有些人喜欢直奔主题,一开始就掀盖蟹盖,吮食蟹黄。虽不至有唐突佳物的罪名,但前戏不足的名头泰半是跑不了的啦。
蟹肉鲜嫩甘美,只是吃起来略费周章,犹以螯、爪处的肉最难纠缠。林黛玉的《咏蟹》诗有“螯封嫩玉双双满”的句子,我估摸着,既有“嫩玉双双满”之倾慕,亦不乏被“螯封”的幽怨吧。为善吃蟹之事,先辈们发明了不少利器。明朝的美食指南《考吃》记载了名为“蟹八件”的吃蟹工具,计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八种,分别有敲、垫、夹、劈、叉、剪、剔、盛等诸般功能,端的是又隆重又贵族又专业。据说这还只是精选集,全部工具加起来有六十四种之多。如果有人能娴熟地使用这些劳什子,那么将吃完的蟹壳拼回一只完整的蟹的传说,只怕也非虚言。
说实话,对于喜欢大鱼大肉的人来说,大闸蟹这一典型的“小鲜”未必有吸引力。设若请李逵食蟹,必招来一顿爆揍:你这厮,怎的没肉?想叫俺嘴里淡出鸟来吗?!然而先贤的话,毕竟不是随便说说的。那些按捺不下的蟹爪,就象目下的物价;而坚硬的蟹壳,正如国有垄断企业一般牢不可破;至于蟹嘴吐出的泡沫,是股市还是房市,就不是我辈所能判断的了。所以,治国者多吃大闸蟹,想必是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的。如果能配上小酒,多半就更能“软着陆”了。
说起大闸蟹配酒,却真是不能随便。首先要排除的,就是啤酒。啤酒性寒,而大闸蟹亦是有名的寒物,食家每在餐后以姜茶解之。如果您不是正打算练“寒冰掌”,啤酒还是算了。红葡萄酒由于单宁的涩感,会将鲜嫩的蟹肉口感粗糙化,亦不适合。而中国白酒,大部分酯香过于浓郁,以之配蟹,有反客为主之虞,且不合“和味”这一配酒原则。正象化解情花之毒的断肠草就在情花左近一样,配大闸蟹的酒亦无须远寻。产区附近的黄酒,就是不错的搭配。之所以说是不错而非绝配,是因为黄酒的浓郁醇厚与蟹黄的香腻油滑正是绝配,而其糟香涩苦却与鲜嫩的蟹肉不搭。所以,吃蟹黄、蟹膏时应配黄酒,而吃蟹肉时,则应推杯换盏,配以白葡萄酒,干、甜均可。其实,还有两种可与大闸蟹共舞至曲终的选择,那就是冰酒和贵腐酒。当然,市面上真正的冰酒和贵腐酒,已和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一样贵价和难寻了。
版权所有,转载请与作者联系:(jiangbeichen@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