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葡萄酒大讲堂
2007-12-20 15:32 来源 : 北京青年报 作者 : 李德美
为何最近10年以来,葡萄酒的生产与消费在中国增长很快,似乎很难一句话简单总结这个原因。
中国是白酒消费主导的国度,按照折换成纯酒精总量计算,中国人消费的酒精饮品中,白酒毋庸置疑地排在首位,白酒消费在中国也就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白酒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在酒桌之上,强调的是服从,所谓“尽兴”,结果只有一种情况———有人或者多人喝醉,喝倒;与白酒文化不同,葡萄酒文化是个人主义文化,强调的是个性,葡萄酒以其丰富、多变的味道,能够满足消费者在多样化的口味需求。因此,可以说:喝白酒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为别人而喝,而喝葡萄酒是在为自己而喝。如此说来,葡萄酒在中国的新发展,也可以归因于国人逐渐对千篇一律的白酒文化的厌倦。
民众对于葡萄酒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他们渴望了解、认识葡萄酒,但是又苦于无从获取相关的信息,而能够见到的广告性质宣传难免带有局限性,比如在葡萄酒与健康的商业宣传中,更多是正面的、促进健康的例证,尽管这些论点可能是具有科学依据的,但是,辩证地来看,又带有其局限性。因而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了解葡萄酒相关知识的平台,正是本栏目创办的初衷。
居住在北京的读者就更加幸运,在京城的大学之中,有多所开设有《葡萄酒欣赏》课程的,通常学校的课堂教学具有系统性与全面性的特点,只要有时间,你也可以走进课堂,免费聆听老师的悉心讲解。
京城葡萄酒讲堂
●北京农学院
如果从来没有接触过葡萄酒,可能会难于理解,农学院为何要开设葡萄酒欣赏课程,其实葡萄酒本来就是一种农产品,从酿酒原料生产开始了解葡萄酒,可以说是正本清源。北京农学院开设《葡萄酒欣赏》课程多年,每期的授课中都会邀请专业的酿酒师开展部分专题讲座,陆续有超过千人参加过学习。
●北京旅游学院
餐饮管理专业是旅游学院的主干专业,那么,开设葡萄酒相关课程也就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里,尤其是关于葡萄酒配餐方面是旅游学院的强项。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又分为东校区和西校区,都开设有葡萄酒欣赏相关课程,其中,西校区是京城开设葡萄酒欣赏课程最早的大学,东校区食品学院开办了葡萄酒工程专业。目前,农大除了为本校学生开设葡萄酒课程以外,还设有学院路八大院校公共选修葡萄酒欣赏课程。
链接:葡萄酒与健康
中国人崇尚“食疗同源”的说法,催生了“保健食品”一个巨大的产业。葡萄酒在中国的消费热潮正是从1997年美国科学家约翰·派祖托(John Pezzuto)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葡萄的天然产物白藜芦醇的抗癌活性研究》开始的,之后,更有许多国内外的研究人员致力于“葡萄酒与健康”的研究之中,“饮用葡萄酒有益于健康”这一结论迅速在中国获得广泛的认同,以至于有人无论是否喜欢那种味道,却仍然在认真地拿着量杯,按照定量喝着葡萄酒———为了健康啊!
在葡萄酒有益于健康的研究结论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等多酚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消除自由基、抗炎症、抗氧化、抗血凝以及抗癌的作用,这些结论都是具有科学研究依据的。
2.饮用葡萄酒相对于其他酒精饮料风险低,换言之,在酒精饮料中饮用葡萄酒更健康。
3.利用葡萄可以精练出具有养颜、抗衰老的成分,那么,葡萄酒也具有一定的相关作用,尤其是对于能够饮用酒精饮料的女性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诱惑。
讲到葡萄酒与健康,人们一直津津乐道的“法兰西悖论”(也有译作“法国矛盾”)———即一方面法国人消费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不比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消费量少,而另一方面,他们少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通常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这一矛盾现象主要归因于法国人饮用葡萄酒的量比较大。
但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这一理论,法国人却不以为然:他们消费葡萄酒是因为文化的渊源,就如同中国人喝茶不需要理论注解一样,相反,法国政府一直在关注民众消费酒精饮料而造成的肝脏病变问题。
因此,在我们谈论葡萄酒与健康的时候,只要稍微保持头脑的清醒,稍微有点辩证的思维能力,就会意识到:饮用葡萄酒是不是也会损坏我们的健康?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首先,酒精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两面性,适度饮用,有助于健康,但是,长期过量饮酒,会造成肝脏损伤等等问题,何谓适量或者过量?显然与饮用者的体质、身体状态以及饮用方式等等有关。其次,葡萄酒在酿制过程中使用一种添加剂———二氧化硫(SO2),这是一种对于葡萄酒风味品质具有很好保障功效的一种添加剂,但是,二氧化硫对于消费者健康具有负面效应。因此,在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的使用量,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食品卫生法中规定:葡萄酒标签应当注明“含有二氧化硫”字样。
如此说来,饮用葡萄酒到底是益于健康还是有损于健康,显然不是一次简短的商业宣传能够说得清楚的,出于对自己健康的负责,需要听一听系统的、专业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