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巴黎,漫步艺术之都
2006-08-18 14:58 来源 : 《酒典》·时尚酒风 作者 : 朱迪
经历给人造就不同的品位,酒和地域都有自己的性格。
勃艮地酒香郁、强劲、丰富,是爱酒者钟情的对象;波尔多酒却更加柔和、圆润、优雅,品质高贵且价格不菲。这多少有些类似于塞纳河左岸和右岸的区别:左岸好比“勃艮地”,右岸则恰似“波尔多”。因此,法国人常说,当一个人从喜欢勃艮地转而偏爱波尔多时,标志着他已步入中年,趋于成熟。
自十二世纪以来,左岸一直是塞纳河南端最具活力的地区。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圣日耳曼区赢得世界知识中心的美誉。拉丁区的咖啡馆和酒馆里挤满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作家和哲学家,还有群居在蒙帕那斯的画家和诗人, 以及巴黎著名的索邦大学和美术学院的学生。
右岸位于塞纳河的北岸,历经数代王权势力的演变,集繁华、成熟和高雅于一身,成了巴黎的金融、贸易和商业中心。相形之下,左岸的历史远比右岸悠久,但两岸的艺术氛围不分高下。巴黎全城, 除了久负盛名的自然与现代景观,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角角落落似平也浸染了时光沉淀的艺术气息。
这座光辉灿烂的艺术殿堂,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我想起常去的一家咖啡馆,尽管处于街区的僻静地,但仍有不少生活在巴 黎的艺术家光顾。咖啡馆是一个让艺术家们思考的好地方。侍者骄傲地告诉我,看看咖啡馆的角落,那位神情淡雅的男子就是一位音乐家;再看看教堂广场前喂鸽子的老人,他是一位有名气的小说家;而每日无数从你身边擦肩而过的路人,其中也许有雕刻家、哲学家、舞蹈家或画家……
法国人戏谑道:巴黎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画家,如果从屋顶上落下一块瓦片,十有八九会砸中一位画家。曾经生活在巴黎的有梵·高、毕加索、达·芬奇等等世界著名的画家。二十世纪上半期,法国成为了现代主义的温床。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诗人、艺术家群聚一堂,丰富了法兰西文化。这些人包括海明威、米勒、庞德和科普兰。
艺术家们也喜欢到酒馆里去寻找灵感,去观察人生百态、喜怒哀乐。巴黎艺术社团的聚会,也常常是在酒馆里进行。葡萄酒的味道香醇、芬芳,带着浓浓的果香和淡淡的酸涩。酒精在神经上泛起的涟漪,使某些敏感的人们兴致高昂、谈吐自如,探究艺术思绪和话题也更为深入、广博。
记得在塞纳河的苏利桥边,遇见一位银发蓬乱的画家, 他的衬衫缀满点点色斑,画架边上还不忘记放着一小杯红葡萄酒。我上前攀谈,原来画家已经在苏利桥上画了第三周,他试图变幻多种角度去表现同一处景观。画家的寓所离塞纳河很远,在巴黎的北郊,他每天清早乘地铁过来,傍晚再乘地铁回去。我知道,一位艺术家首先必须有一股执着、倔强的精神。
艺术家嘴边常道:“葡萄酒是有生命的”,也许借着这微醺的美妙感觉,往往能创作出有“生命”的艺术作品。
这又宛如,法国具备培植葡萄最优良的气候、土壤和葡萄园,以及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高级酿酒师的丰富知识与经验。由于这些复杂因素的存在,才使得法国能创造出世界顶级的葡萄酒,更赋予法国在世界葡萄酒业的历久不衰的领导地位。也许其他国家都无法催生这种混合着浪漫、艺术气质的葡萄酒文化。你无法分辨,到底是艺术的浪漫带动了葡萄酒的发展,抑或葡萄酒浸透和催化了这个艺术殿堂、这个对艺术狂热崇拜的人群。
我是一位品酒的爱好者, 同时也是一位艺术的欣赏者。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巴黎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就不得不拜访众多美术馆和博物馆。巴黎除了卢浮宫、奥尔塞美术馆和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三大美术馆,还有一些美术馆也非常吸引人,譬如罗丹美术馆、毕加索美术馆、近代美术馆和欧洲摄影美术馆等等。去这些艺术殿堂走一遭, 一切的心绪皆被浓郁的艺术氛围熏染得沉稳平和,一切小我都被这些摄人的人文极致彻底折服。
巴黎是艺术家的乐园,四处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让我们这些旅居巴黎的异乡人,也多多少少会被这艺术氛围感染。
巴黎的“街头艺术”十分活跃,西北区的泰尔特尔艺术广场是世界闻名的露天画廊,每天都有许多街头画家在此作画出售。市中心的沙特莱广场和圣·日耳曼德伯广场,艺术学生和巴黎人常自带乐器举行音乐会,演奏各种乐曲。非洲鼓、阿根廷探戈、意大利歌剧以及印第安乐曲,都会意外地出现在这露天的舞台上。几乎每一天都会出现创新的节目,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街头艺人在此献演。
偶尔,我就坐在广场的石阶上,甚至躺下来、用一本书掂着头,欣赏喜爱的钢琴曲。一对学生模样的情侣不知从哪里把一架沉重的钢琴推到了广场,男孩穿着活泼的短衫、短裤和运动鞋,为路人弹奏着一首首动听的钢琴曲。他偶尔对着女朋友微微一笑,两人脉脉含情地对视。我曾经试着向一位非洲乐手学习击鼓,但是没一会儿,击鼓的双手就变得麻木、疼痛。虽然我的击鼓乐曲并不悦耳,仍不乏好奇的路人给我这位亚洲女孩投入了几枚欧元硬币,让我一瞬间又找回了自信。
在这样流动的空间里,不会出现兼并与垄断的现象,艺术已经凌驾于物质之上。在这里,你能看到令人感动的一面:法国人尊敬并支持艺术和艺术家。无论艺术家们以何种形式的艺术展现他们的才华,总有欣赏之并肯停下脚步的路人。这时刻,欣赏者也变得活泼、可爱起来,把快乐的情绪提升到最高点,最大限度地融入这艺术的氛围。
某个周末夜, 我与巴黎的朋友在布西街(Rue De Buci)吃晚餐。这是巴黎知名的酒吧街,往西是老教堂Saint-Germain—Des—Pres。除了许许多多的餐馆酒馆外,这里还有水果店和花店。其中最热闹的曼博伦酒吧,吕梅勒酒馆和蒙特安酒馆,无论哪间酒馆内外都坐满了巴黎人和游客。我们坐在酒馆的露天座位,品尝一瓶格拉夫1 9 9 5年的红酒。格拉夫(Graves)是波尔多唯一酿产高级红酒与白酒的酒区,出产世界最顶级的好酒。这瓶红酒的酒质醇厚,略带泥土的芳香,很适合我们欢愉的心情。
布西酒吧街的最大魅力在于各种精彩的“街头艺术”,眼前刚经过一支激昂格调的西班牙吉他乐队,然后是一位浪漫多情的墨西哥笛手。盛夏之夜, 这条巴黎的街道弥漫着自由的空气, 表演者和观赏者都是自由的。一对散步的巴黎恋人突然停下脚步,高唱法语情歌,这动人的歌声吸引来一支街头乐队为其伴奏。演唱时,男孩女孩始终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对方的眼神,曲终以甜蜜的亲吻结束。
有一种亲吻是以法国命名的。街头的亲吻,向来都是巴黎最迷人的一道风景。有幸看到这醉人之吻的路人,心中也感觉到幸福的流淌。能把这爱吻升华为一种街头艺术,只发生在巴黎。
人群熙攘的布西街,突然窜出一辆古怪的黄色摩托车,后座还固定着一只地球仪。一位神秘而英俊的男子跳下车,身份似二战前移居非洲的英国人模样,土黄色的上衣短裤,腰上别着一把老手枪和一只苍蝇拍,背后插着一团发黄的干草。让我想起海明威《非洲的青山》书中人物。咋眼一看, 旁人还以为男子从非洲而降,或是从时空隧道的哪个黑洞里跌落下来!
落入巴黎的男子,掏出一张偌大的地图和望远镜,恍若置身子一片荒野之中。他从望远镜里看到了一辆轿车迎面开来,男子举起手掌示意停车。驾车的巴黎年轻男女这才意识到不小心进入了布西衔的大舞台,冲着我们开怀大笑。男子从怀里掏出了一根虚拟的绳子, 然后很费劲的样子用它拉着轿车向前迈步,驾车者则知趣地把车子一点点向前挪动,这般景状宛似男子费尽全身气力从非洲的淤泥里拖出汽车……当演艺家开始表演的那一刻,我们已经成为了舞台里的一位演员。
男子突然感到干渴,猛地冲到了我们的桌前,一把抓起我的酒杯,把红酒饮尽。我先被男子的行为吓了一跳,尔后忍俊不禁地盯着他。男子似乎很满足地润了润双唇,若无其事地看着地图走开了。众人发出了一阵哄笑,侍者更是乐哈哈地端了一只新酒杯给我。随后,三位游客与男子加入了一场美国西部牛仔式的决斗表演。精彩之处,观众们频频报以掌声。
一些生格内向、憨直的观众,往往不能迅速领悟演艺家的指示,表演的过程中会忐忑不安,举止生硬、滑稽。有些观众似乎天生具备演员的潜质,很快投入其中,并表演得惟妙惟肖。人们表现出亢奋、茫然、愤怒、快乐等各种不同的即兴态度,无论表演的好坏与否,这都是我们人性最真实、自然的反应。演艺家的表演宛如一面镜子,我们从中看到自己不曾发现过的一面。
街头表演结束时,我们邀请男子一同品酒,他很乐意地坐了下来。
演艺家的名字叫泰格(TAGH),曾多次出现在欧洲各国的电视节目里。更有趣的是,泰格曾来过中国表演。当他在广州街头表演时,引来了数干位观众的围观, 导致交通大堵塞。最后,被警方终止了演出。提起那次街头表演,泰格显得有些激动,那可是他有史以来最多观众参与的一场街头表演!
我们以为泰格每晚都会在巴黎演出,他摇了摇头,掏出记事本来看行程表。他马上将赴西班牙演出,接着去意大利和奥地利。泰格喜爱品尝葡萄酒,他的芝术工作之旅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品尝到各地的美酒佳酿。
生活在巴黎的日子,每一天都让我对芝术、对文化产生新的理解。这一如品酒,每一天、每一瓶酒都让我对葡萄酒有—种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