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根瘤蚜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
2005-07-16 23:11 来源 : PTJ屋 作者 : 李德美
葡萄根瘤蚜Viteus vitifolii(Fitch)。属昆虫纲,同翅目,根瘤蚜科。
中国最早于1892年从欧洲引进苗木而传入山东省烟台,以后在辽宁省大连、盖平、辽阳、安东、昌图、兴城和陕西省杨陵均曾有发生(杨陵1961年采取了彻底毁园措施),在台湾局部地区也有会布。
1.形态特征
1.1.根瘤型
无翅孤雌成蚜:体卵圆形,长1.2~1.5cm,鲜黄、污黄或图带绿色,触角及足黑褐色,无翅、无腹管。体表粗糙,有明显的暗色鳞形或梭形纹,胸、腹各节背面各具一横形深色大瘤突,国外标本在头、胸、腹背面各节分别有4、6、4个灰黑色瘤突;各胸节腹面内侧有肉质小突起1对。复眼红色,由3个小眼组成;触角3节,第三节端部具1个圆形感觉孔,末端有3~4根刺毛;喙7节。足跗节2节,末端有2根冠毛和1对爪。尾片末端圆形,有毛6~12根。
卵:长0.3cm,长椭圆形,黄色略有光泽,渐变为绿色。
若蚜:黄4龄,淡黄色(图)。
图 葡萄根瘤蚜
图中:1、2、3、根瘤孤雌成蚜背面、腹面及触角
4、5、叶瘿型孤雌成蚜背面及触角
6、7、8、有翅产性型成蚜背面、前翅及触角
9、10、有性型雌蚜(腹面)及雄蚜(背面)
11、两性卵
12、单性卵
13、14、叶瘿和根瘤
1.2.叶瘿型
无翅孤雌成蚜:体近圆形,长0.9~1.0mm,黄色,体表有微细凹凸纹,无黑瘤。触角第3节有1个感觉孔,末端有刺毛5根。其它与根瘤型相似。
卵:淡绿色。卵壳薄而无亮。
1.3.有翅产性型
成蚜体长0.9mm,翅展2.8mm,长椭圆形,橙黄色,中、后胸赤褐色。触角第3节有2个感觉孔,末端有刺毛5根。翅2对,静止时平叠于体上,前翅有长形翅痣和3条斜脉,后翅无斜脉。
卵:淡黄或赭色,大卵长0.36~0.5mm;小卵长0.27mm。
若蚜:3龄时各节有黑瘤并出现黑灰色翅芽。
1.4.无翅有性型
雌性蚜体长椭圆形,长约0.4mm;雄性蚜长约0.3mm。黄褐色,触角、足灰黑色,喙全退化。触角第三节有1个感觉孔,顶端刺毛5根。足附节仅1节。由卵孵出后不脱皮即为成虫。
两性卵为椭圆形,深绿色,长0.27mm。
2.发生规律
葡萄根瘤蚜的生活史周期因寄主和发生地的不同有两种类型,在北美原产地有完整的生活史周期,即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交替进行,以两性卵在枝蔓上越冬,春季孵化为干母后只能为害美洲野生种和美洲系葡萄品种的叶,成为叶瘿型蚜,共繁殖7~8代,并陆续转入地下变为根瘤型蚜,在根部繁殖5~8代,以上均为无翅、孤雌卵生繁殖,至秋季才出现有翅产性雌蚜,在枝干和叶背孤雌产大(雌)、小(雄)两种卵,分别孵出雌、雄性蚜,不取食即交配,繁雌仅产1粒两性卵在枝条上越冬。
该蚜在传入欧、亚等地区后,其种型逐渐发生了变异,在以栽培欧洲系葡萄为主的广大地区,主要以根瘤型蚜为主,不发生或很少发生叶瘿型,秋季只有少量有翅蚜飞出土面,虽然在美洲野生种、美洲系品种、欧美杂交中和以美洲种作砧木的欧洲葡萄上也可发生叶瘿型蚜,但众未在枝干上发现过两性卵。
在中国山东烟台地区,以根瘤型蚜为主,每年发生8代,以初龄若蚜和少数卵在根叉缝隙处越冬。春季4月开始活动,先为害粗根,5月上旬开始产卵繁殖,全年以5月中旬至6月和9月的蚜量最多,7、8月雨季时被害根腐烂,蚜量下降,并转移至表土层须根上造成新根瘤,7~10月有12%~35%成为有翅产性蚜,但仅少数出土活动。在美洲品系上也发生少量叶瘿型蚜,但除美洲野生葡萄外,其它品种上的叶瘿型蚜均生长衰弱不能成活。枝条上未发现过两性卵。
根瘤型蚜完成一代需17~29天,每雌可产卵数粒至数十粒不等。卵和若蚜的耐寒力强,在-13~-14℃时才死亡,越冬死亡率约35%~50%,4~10月平均气温13~18℃,降雨量平均100~200mm左右时最适其发生,7、8月干旱少雨可引起猖獗,多雨则受抑制。一般疏松、有缝隙的壤土、山地粘土和石砾土均发生重,而沙土因间隙小、土温变化大可抑制其为害、插条和包装材料的异地调运则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葡萄根瘤蚜生长期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还在不断发生着变异,例如对某些欧洲种葡萄品种有逐渐适应产生叶瘿型蚜的趋向,对某些抗蚜品种也逐渐产生了适应性;又如据前苏联研究,少数有性蚜可在根部产越冬卵;中国也曾发现少数有翅蚜可产3种卵,其中1种卵孵出的若蚜有口器。以上问题均有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自《葡萄学》贺普超主编(p44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