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庄园酒

2004-12-22 21:55 来源 :  中国葡萄酒资讯网 作者 :  Winnie

再谈庄园酒
Wine from Chateaus (II)

  庄园酒的概念从一年多前被国内一些人大张旗鼓的炒作起来后,平息沉静了一段时间。人们的视点被随后接踵而来的其它新闻事件吸引,竟也不再更多地谈及。最近,某新闻媒体记者的一篇<"庄园酒",雾里看花>纪实采访性的文章,再次激起人们对于葡萄酒庄园的关注和讨论。而各种声音中,那曾经对于庄园和庄园酒的偏解依然存在。不禁又将原来的文章翻出,老话重提,再谈谈葡萄酒庄园和庄园酒。

  一提起葡萄酒,多数国人很容易联想到法国,以及其悠远的葡萄酒文化。也许眼前还会浮现出那隐映在郁郁葡萄园中古朴典雅的庄园城堡。法国波尔多地区传统葡萄酒标签上,常常也会用酒庄为图案。标以某某庄园(Chateaux XX)字样。从而一次次加深人们对葡萄酒与庄园有着密切联系的印象。另外,在世界市场及拍卖会上,来自法国一些知名酒庄的酒确实有着不菲的身价,进而让一些人片面的确信高品质的葡萄酒与酒庄有着必然的联系。前次庄园酒概念的炒作,就是没有全面认识"葡萄酒庄园"的概念和内涵,被一些人利用。绝大多数的言论认为中国生产高品质葡萄酒的必由之路是建立酒庄,打造庄园酒。当时,国内的葡萄酒制造业也似找到了提高葡萄酒品质的"真经",媒体宣传也趁机张扬庄园酒的概念。一时间,无论新老企业竞相登台,各种酒庄纷纷亮相。其中更多的是跟风而上,借机淘金的。现在,庄园酒的热潮不象一年多前那么红火了,但是对于庄园的偏解,对于庄园酒是中国高品质葡萄酒的唯一形式的认识依然存在。这种建了酒庄就能酿出好酒的结论不免过于形而上。

  首先,葡萄酒庄园是具有悠久酿酒历史地区的一种传承。
她是自然形成并沿袭至今,而决非客意打造仿制。同时也是很具有地方色彩的一种传承。即酒庄(Chateaux)多出现在法国波尔多地区。法国或是世界其它地区少有。酒庄的存在与法国葡萄酒历史有相当大的渊源,也是波尔多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波尔多曾是法国著名的港口,最早的自由贸易中心,住有很多富有商人和贵族。他们拥有大片地产和很多豪华城堡。园主便用Chateau XX来命名自己出产的葡萄酒。同时,波尔多占了出口量大,世界名胜响的优势。让许多认知有限的人"言必称希腊",波尔多成了唯一的样板。在法国其他产区,葡萄园最初的开垦种植者多数是农户、僧侣。较少有"酒庄"及"城堡"一类的称谓。 像bourgogne地区,体现葡萄酒品质的因素是具体的葡萄园加上酿酒人(Domaine)。即便是顶级酒,像罗曼尼.康帝,也看不见城堡(Chateaux)字样。在法国的卢瓦河地区,更是有很多著名雄伟的城堡(Chateaux),而那些仅仅是当年法国帝王贵族涉猎度假的场所。作为法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区,卢瓦河很少有以庄园命名的葡萄酒。

  其次,葡萄酒庄园是葡萄酒生产制造的一种运作模式。
对于葡萄酒庄园是传统继承和体现的地区,她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模式,是成熟的。但必定不会是完美的,也一定不是唯一和最合适的。香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同样在法国,香槟地区的葡萄酒酿制者多数不是种植者。像顶级香槟Cristal,每年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葡萄来自自己所有的葡萄园。其它的部分靠外购。香槟地区有自己的葡萄园等级制度来约定葡萄质量和价格。同时,因香槟酿制的需要,绝大多数的香槟要混合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葡萄园,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的葡萄。酿制者的名号代表着香槟的品质和风格,根本没有酒庄的概念。而香槟的价格一般要高于同级别的静态酒,上等名品也是身价不菲。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在法国波尔多地区,现今也有许多葡萄酒不再以酒庄为单位自种自制了。其它运作模式同时存在,酒标上也不再有Chateaux XX字样。

  第三,庄园酒不是高品质酒的代名词
  个人认为,庄园酒真正的内涵在于突出传统的'terrior'概念,与高品质并没有必然联系,更不是高品质酒的代名词。波尔多中级酒庄的酒,也有被WS评了73分的:"清淡、杂草味、水感...",寥寥几字评语勾勒出其可怜的品质。波尔多几千个酒庄中也是良莠并存,从几个欧元到上千欧元的都有。即便是顶级酒庄,也会因酒庄的移主,管理的优劣,而造成品质的参差。法国五大酒庄之一MARGAUX。在六七十年代,就曾因当时酒庄主人休于打理,被公认其酒的品质已不配顶级酒庄的名分。另外,在新世界,庄园酒的概念更是很弱化。但近几十年,新世界葡萄酒产业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在先进的技术,工艺与管理下,酿出的高品质酒曾一次次击败旧世界的葡萄酒,甚至是知名酒庄的酒,而拔各类品评比赛的头筹。

  第四,不要把"酒庄"的概念太过神话。
  诚然在旧世界里,特别是法国波尔多地区,许多葡萄酒的生产是以酒庄为单位与核心:自种葡萄,自制标以酒庄名称的葡萄酒,一些优质的葡萄酒也是出自一些知名酒庄。但那毕竟是葡萄酒世界的一个局部。一些人只看到那些知名酒庄的美名与荣耀,从而把"酒庄"这个概念太过神话。进而臆断,不采用庄园酒的运作方式,中国就生产不出上等品质的葡萄酒,这样的观点太绝对,太形而上了。试想,在新世界中,又有多少是仅凭借冠以"某某庄园"的名称而闻名于世的呢?更多上乘葡萄酒已见不到"某某庄园"的字样,可丝毫不影响她们的品质、身价和地位。 Mondavi与Mouton Rothschild 合作出品的葡萄酒,也是称为"Opus One",而非"XX酒庄"。让人感叹在这方面,西方人更看重的是实质是内容,而非形式和称谓。一些国内葡萄酒生产者更多是期寄"酒庄"之名,为提高自己产品的声誉寻找捷径。

  第五,提高葡萄酒品质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是否采用庄园酒的运作模式。
  提高葡萄酒品质要切切实实的从葡萄酒生产的每个环节入手。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成功的技术经验,提高工艺,注重管理。建立酒庄,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任何时候,形式都是要为内容服务。如果说建立酒庄能够更好的从各个环节上控制葡萄的种植采收,葡萄酒的生产和管理,更好提高葡萄酒品质。采取这种运作方式无可厚非。但如果只停留于表面的概念和形式:建个欧洲风格的大房子,划一片种有葡萄的土地,就认为可以出好酒了。那不免会陷入当年砸了自己的锅,建个大食堂,大家一起吃饭,就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幼稚与难堪的境地。一年多来的现实和暴露出的问题,无论有真酒庄的也好,仅有酒庄之名,纯粹借风牟利的也好,多数"酒庄"只重形式,没有真正理解和体现酒庄的理念和优势,偏废了提高工艺技术与管理的实质。结果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市场上出现不少怪怪的,性价比无法理解的"庄园酒"。

  葡萄从种下到收获能酿制一般的葡萄酒,至少要四五年。更好的美酒,需要更多的岁月。葡萄的培育、栽植、照料、收获,以致葡萄酒酿制醇化的全过程,无不需要精心的投入。因此,葡萄酒制作是一个需要技术、经验、管理,更需要时间、耐心以及热诚的事业。许多西方酿酒人甚而倾入宗教般的真诚与热爱,打造出款款具有生命的美酒。而任何的急功近利,浮躁投机都会扼杀美酒的诞生。什么时候国内的酒业能摒弃浮躁之气,耐住寂寞,甚至有卧薪尝胆的精神和态度,无论是否有酒庄,都有可能做出高品质的佳酿。

  版权所有 转载请与作者联系(winniewcn@163.com)并注明出处

作者介绍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