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晚,西班牙两个著名子产区Ribera del Duero杜埃罗河岸法定产区、Rueda卢埃达法定产区协会负责人亲临杭州四季酒店,举行了小型的名为“Ribera&Rueda(里贝拉卢埃达)”的双产区推介活动,杭州美食美酒媒体代表、讲师、侍酒师等酒圈KOL近三十人参与活动。著名讲师同时也是产区大使尹力学女士带领大家了解这两个顶级葡萄酒产区。
通常,葡萄酒行业内的产区活动是以某个产区、某个国家为主题,如波尔多或法国,巴罗萨或澳大利亚。这也是记者首次参加双产区概念的活动。
“Ribera&Rueda”这个双产区名称是取了Ribera del Duero杜埃罗河岸产区前面的Ribera,和Rueda组合在一起,两个产区一起推广时统一采用这一名称。据了解,杜埃罗河岸产区与卢埃达双产区共同推广的想法是今年才碰撞出来,而此次成都、杭州、青岛三站的活动也是双产区推广的重要实践,杭州现场的反响极为热烈。

有分析人士称,实际上,由于葡萄品种类似等原因,不同或相邻产区之间很容易形成竞争关系。在市场推广方面要形成合力,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记者专门采访了杜埃罗河岸产区负责人Miguel Sanz Cabrejas先生,以及卢埃达产区协会负责人Santiago Mora Poveda先生。揭开了两个产区“双剑合璧”“闯”中国市场的缘由。

▲Miguel Sanz Cabrejas先生

▲Santiago Mora Poveda先生
1、两个小而美的顶级子产区
了解葡萄酒的人,对西班牙膜拜酒王平古斯Pingus、维加西西里亚Vega Sicilia都不会陌生,记者在参加Decanter上海美酒相遇之旅时,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平古斯是被最先抢光的酒款之一,慕名想喝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平古斯、维加西西里亚Vega Sicilia这两大酒王均出自西班牙杜埃罗河岸产区,在今年刚出炉的WS西班牙最贵葡萄酒前十排名中,就有五款来自杜埃罗河岸产区。

▲杜埃罗河岸产区
为什么在国际上有着如雷贯耳知名度的杜埃罗河岸产区,在中国市场却没有如波尔多等产区一样被广泛的被了解?Miguel认为是产区小,产量更小,产品在中国市场覆盖面少。
原来,杜埃罗河岸产区仅有314家酒庄,葡萄农有8千多位,去年年产仅9千700万瓶,注意单位是瓶,而这里的酒受到西班牙本土市场追捧,仅有13%的量可用于出口。瑞士、德国、美国、墨西哥、丹麦、中国、英国等国家的出口量占据70%,中国已经算在出口量较大的国家了,每年仅有大概60万瓶杜埃罗河岸产区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只相当于三个拉菲酒庄的产量。
此前,杜埃罗河岸产区协会较少在中国市场推广,中国市场上的杜埃罗河岸产区葡萄酒基本靠所谓的“自然流量”,即专业的进口商、懂酒人士带动,国内一线进口商ASC、美夏、桃乐丝、富隆等,早早的都代理多款杜埃罗河岸产区的美酒。同样仅靠自然流量,被这些大牌进口商纳入旗下代理的美酒还包括了杜埃罗河岸产区的“兄弟”产区卢埃达葡萄酒。
同样,卢埃达产区仅有69个酒庄,有1600个葡萄农,2017年的总产量是9千200万瓶。仅有15%的葡萄酒可以用于出口,德国、荷兰、比利时、瑞士、英国、美国是主要出口市场。

▲卢埃达产区
在品质上,卢埃达产区同样稳据高端,每100瓶西班牙精品白葡萄酒中,有40瓶来自卢埃达,这个精品数据的标准是都为DO级别,且市场价在30-50欧元。
产区小、产量小,又同是高端定位,这两个产区天然相似的基因,单独出发都不足以撼动强大的中国市场,这也奠定了双产区合璧的基础。
2、杜埃罗河岸产区红葡萄酒 卢埃达白葡萄酒
杜埃罗河岸产区主要为红葡萄酒,经典品种是仍然是丹魄,不过这里的丹魄与其他地方略有不同,所以在酒标上通常会用“Tino Fino”这个词,Tino Fino丹魄的皮会偏厚一些,颜色更深,开花成熟早,在较短的生长季和极端的气候条件下也能完全成熟,这个特别的丹魄在西班牙其他地方也并不多见,所以更弥足珍贵。

而在卢埃达,几乎全部出产白葡萄酒,表现最棒的是Vedejo维尔德贺,以前也被叫做青葡萄,Vedejo在卢埃达种植的历史极长,拥有灌木草本、干草、茴香等典型香气,以及丰富的水果果香,酒体饱满、结构紧致。晚宴上品鉴到的第三款经过橡木桶陈酿的Vedejo获得了全场专业人士的高度好评。

Tino Fino丹魄、Vedejo维尔德贺也被认为是这两个产区的形象“大使”。在推广时,一红、一白搭配相得益彰,正如金庸笔下的那些灵动的男女主角,让人记忆犹新。
3、看好中国市场
无独有偶,Miguel先生、Santiago先生都是经济学硕士,在进产区协会履职之前,一位从事金融领域,一位在食品、酒类贸易领域,对西班牙本国及国际市场都有深入的理解。
他们对中国市场有着相近的观察:中国年轻消费群体极为活跃、充满活力,乐于接受葡萄酒这样的“新事物”,对葡萄酒知识学习的热情高。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消费者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高端酒的需求在逐步增长。所以非常看好双产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

Santiago称,中国市场红葡萄酒消费量高,白葡萄酒消费还处于萌芽阶段,不过他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人被卢埃达产区的白葡萄酒吸引,他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之一他认为是卢埃达白葡萄酒与中国菜能有极好的搭配,而去年,卢埃达产区在中国市场获得100%翻倍的增长,也成为他看好中国市场的数据支撑。
对于在中国市场的目标,两位负责人均表示没有具体的数字,只希望通过大师班、品鉴、餐酒搭配活动,让更多中国的进口商、经销商、业内人士了解产区的魅力、葡萄酒的魅力,希望先架设好这座沟通的桥梁,其他的顺其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