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 VS中国葡萄酒文化

2012年09月19日 -- 0 3391

“文化”,何为“文化”,葡萄酒是否与一个国家的“文化”有关呢,那些被卖家们时刻挂在嘴边的“葡萄酒文化”又是什么样子的。是可以传播打造出来的吗,还是需要时间经验的积累,循序渐进的沉淀成的一种习惯。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文化。这种文化是自身的一种习惯,也或许只是其他国家眼里的一种印象。比方说,澳洲人的“懒”美国人的“玩世不恭”或是德国人的“严谨”,法国的“高傲”和意大利的“激情”在同是西方国家,一提起澳洲人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他们的慵懒,提到美国人大家想到的是他们游戏般玩世不恭的态度,提到德国人则是不苟言笑的严肃认真,所以在西方经常会听到一个玩笑,说是让德国人与澳洲人和美国人在一起开会谈判,场面一定会很搞笑。德国人的严肃认真一定会被澳洲人那无所谓的态度和美国人一个又一个的玩笑搞得头疼。

 

当然,这些都是文化的戏说了。但真正值得大家感兴趣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这些国家中,其实与中国文化最相近的,并不是同是黄皮肤的日本人或韩国人,也不是同语言的新加坡人。而是欧洲的意大利。这一点刚听到的确有些不可思议。但若是你有机会深入的接触一下意大利人,你会发现,意大利人和中国人一样,很能干,很勤劳,很能吃苦,不像一些西方国家的人不屑去做体力活,太热了太冷了挂个风下个雨都可以停工几天。另外意大利人与中国人一样,家庭观念很重,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且与中国人一样不爱闹离婚。最为相近的便是意大利人也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甚至比中国更甚,意大利的女人以能作为一位好的持家者而感到骄傲,而意大利男同胞们也和中国男人一样,上班一整天回到家里往沙发上一躺,家务通通交给女人管,也会看到意大利的女人和中国女人一样,四五十岁了还是会眼泪汪汪的对着自己20多岁的儿子絮叨着:妈妈这么说也都是为了你好!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起初雀巢咖啡,在西方那么多国家以速溶咖啡,方便快捷的形象都能迅速打入一个国家市场,却在意大利遇冷,原因是意大利的女人以勤劳操持家务为荣,雀巢速溶明显是表示女人怕麻烦懒惰不愿意给家人现磨咖啡,才选择速溶,是懒惰和不勤劳的标志。有违贤妻良母的形象。如此相近的文化让人惊讶,若饮食也是文化的产物,那么或许意大利的葡萄酒比享誉世界的法国葡萄酒更适合中国的文化呢。

 

说到饮食,意大利也是与中国最相近的国家,众所周知中国分为鲁、川、苏、粤、闽、浙、湘、徽几大菜系,意大利与中国相同,从北至南也同样分为几大不同的菜系。再说吃到的内容上,大家一定还记得在江湖中流传已久的一个笑话,说意大利人喜欢中国的馅饼,于是回到他们国家研究怎么做,结果没研究明白,陷怎么也包不住都漏在外面了,于是就有了今天的Pizza披萨!虽然说如今的披萨与中国菜的形式大不相同,但其实内容相似,都是大杂烩,中国的餐桌上不会像法国西餐那样,一人一个盘子,一个盘子里一两片鹅肝,所以他们要做的酒只是找到可以搭配鹅肝的葡萄酒配餐就好了,中国的餐桌上则是鸡鸭鱼肉蔬菜、煎炒烹炸,各种酱料一应俱全,就如同意大利的披萨上面,也是水果腊肠蔬菜各种肉类相互搭配搭配。意大利人民对他们的葡萄酒有一种非常可爱的民族自豪感,他们会认为葡萄酒起源于意大利,会骄傲的告诉你“Merlot”(美乐)这一国际品种也是意大利语来的,现在那些美式英式的发音根本不准确。他们充满激情的酿造着适合与自己文化的葡萄酒,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大利葡萄酒的口感更适合搭配中国的佳肴。

 

而中国的葡萄酒文化又是怎样的,中国有没有葡萄酒文化呢,每每说到葡萄酒,大家都会说是舶来品,然而事实上中国的葡萄酒历史也不输于法国等老世界葡萄酒国家,中国有着3000年以上的葡萄酒历史,在河南古墓中,发掘出商代的铜器中盛有葡萄酒,但因为历史久远,且没有留下任何文字上的记载,所以无法鉴定品种,但从器皿上看应该是供皇族饮用的。从葡萄酒历史坐标轴上可以看出,公元前1000年是古罗马帝国开始葡萄种植与酿酒的时期,如果说那时我们国家就已经有葡萄酒,不管是从古罗马舶来的还是不成规模的个人发现和酿制的,时间也远远早于法国等老世界葡萄酒。当然,有确凿历史证据的葡萄酒历史是从公元前156年汉武帝时期开始的,张赛出使西域带回来了葡萄酒和葡萄树苗,在我国开始种植并酿造葡萄酒。葡萄酒自此在中国正式有规模的种植和酿造,中国的葡萄酒,其实并不是近二三十年才兴起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也曾经有过“鼎盛”时期,中国历史名人中,不乏葡萄酒的爱好者,比方说魏文帝曹丕在《诏群医》中写道“中国珍果甚多,切复说蒲萄…又酿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可以看出他对不葡萄酒的喜爱和了解,不仅发现葡萄酒“善醉而异醒”还称其“甘于鞠蘖”,鞠蘖为古代曲酒的名称,可以看出曹丕对葡萄酒的喜爱超过白酒。到了唐朝,唐太宗更是对葡萄酒大为喜爱,不仅要求在皇宫内种植葡萄,他还亲自酿酒。还有宋朝的苏东坡,按照现在的说法,他也可称之为是品酒专家,不仅可以分辨酒的好坏,还可以鉴别酒的品质。明代李时珍更是在他的《本草纲目》中纪录下了葡萄酒的医学功效:葡萄酒暖腰肾,驻颜色,耐寒。在中国的历史中,葡萄酒可谓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只可惜到了清朝时期蒸馏酒开始兴起,葡萄酒也随之渐渐没落甚至被人遗忘。

 

直到最近几十年,随着有人提出白酒浪费粮食,在1987年,国家三部一委对中国酒类方向提出了逐步实现四个转变的要求“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发酵酒转变,粮食酒向果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之后又在1995年,国家23个部位还联合提出“今后公宴不喝白酒改喝果酒”的倡导,葡萄酒才再一次在国内兴起。只不过每每提到进口葡萄酒,大家首先还是会想到法国,殊不知与中国文化接近的意大利葡萄酒也是上上之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