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文化之下的”酒庄“酒

2008年08月04日 -- 0 2247

市场培育以消费领袖为主,消费领袖也不是一个人,那是一个群体。消费领袖的群体又应该怎么培育呢?借鉴国外葡萄酒市场比较成熟的国家,真正引领消费领袖群体的是侍酒师。而国内在大众餐饮消费还没有形成专业的营养师群体,侍酒师这个群体的培养是否有很大前景。难道说葡萄酒市场的培育还正在遭遇一个难以突破的客观瓶颈?
国内葡萄酒市场已经经历了,正在面对着,将继续面临着长期的转折。从上个世纪末,葡萄酒市场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市场消费也打开了一个缺口。国内部分企业也借助这阵春风得到了突破性地成长,并一改以往葡萄酒消费市场的自然发展而渐渐开始主动地进行初级市场培育。
 
  葡萄酒消费市场想更上一层楼,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有效的长期市场培育过程。有效进行市场培育的方式应该是学校教育。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葡-全球品牌网-萄酒专业人才没有被有效消化,这些人才基本上都处于葡萄酒行业上游产业链。葡萄酒消费市场培育的主导力量应该是受过专业学校教育培养的服务性人才,在良好饮酒习惯、健康酒食搭配、时尚饮酒文化方面进行专业的服务和推广。
葡萄酒文化从大众化到专业化是一个大趋势。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识越来越深,就需要更好的酒品和更专业的服务。事实上,‘大庄园主’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张裕的四大酒庄,还是中粮长城的君顶酒庄,都将酒庄文化的建设融入到酒庄的经营中,为消费者体验葡萄酒文化提供专业服务。”资深观察人士方军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酒庄在专业化的基础之上,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个性化的一面。像朗格斯酒庄确定的“人文绿色酒庄”、张裕四大酒庄的不同细分市场定位,以及君顶酒庄的“天人合一”理念。

  “酒庄酒的差异化卖点就是取决于酒庄文化的个性特征。”王德惠认为,国际上的知名酒庄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事实上,酒庄酒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优质的产品,还是一种基于精神层面的综合式消费体验。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消费者花几千元甚至更多的钱买一瓶优质葡萄酒,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产品上的物质享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这就要求“酒庄酒”必须融入有价值的酒庄文化,就如同星巴克、LV、耐克等世界知名品牌,产品的形态可以是制造商代工生产,他们真正贩卖的却是基于品牌文化的精神体验。

麦迪逊(杭州)食品有限公司    QQ:214333882

分享
Baidu
map